古诗词网

贾谊三书切,相如四赋良。

杨慎明代〕《雨夕梦安公石张习之觉而有述因寄

滇越邻天竺,邛崃隔夜郎。五离殊畛域,一别异炎凉。

窜逐他时并,羁怀此夕长。欢娱渐迢递,晤语落暝茫。

岚霭炎蒸国,烟波瘴疠乡。秦关生马角,蜀岭断猿肠。

折坂沉黎壁,悬绳沬若梁。南盘堆枸酱,西毾缉桄榔。

罗汉标孤桧,观音映远杨。淜街龙簇市,海货贝投庄。

卉服喧丛薄,雕题列大荒。逡巡乌爨弄,噭咷白狼章。

霄迥鸢飞站,星低蛊饮光。堁风氛甚恶,菵露毒仍防。

树偃申家屋,荷凋屈氏裳。独愁吟暟雪,九辩感清商。

永昼消棋阵,流年付酒狂。抨弓穿鴶鵴,鼓枻泛螳螂。

康乐吴趋激,钟仪楚奏伤。盼归频握糈,忆旧几停觞。

夙昔交游日,峥嵘翰墨场。金兰通气味,桑梓借徽芳。

健笔誇鹦鹉,灵陶戛凤凰。执鞭从李杜,倾盖许班杨。

贾谊三书切,相如四赋良。轶尘追騕袅,缺岸倚踦牂。

百斛扛文鼎,千帆掣驶樯。仙才轻绂冕,公望重圭璋。

蒲席青规地,薇垣紫界墙。璇闺高曳履,琼涩俨分行。

笏捧绨囊奏,衣飘画省香。辇花簪矗矗,池草佩锵锵。

儤直承明下,经过韦曲傍。翠微横半岫,白水溢方塘。

暝宿招提境,云眠荟蔚房。樵歌搴薜荔,渔影照沧浪。

倏忽嗟岐路,参差散颉颃。薰华晨逗雨,蓂荚晓凌霜。

拂郁干将剑,联翻戍客装。峨眉临绝顶,瀼水宛中央。

樾荫江枫赤,庭芜塞叶黄。闭门非泄柳,畏垒讵庚桑。

纷绪琴心懒,衰颜镜匣藏。屏居亲猰㺄,坐啸和蛩螀。

张敏情还剧,安期好不忘。形骸元脱略,身世且徜徉。

蚓壤甘怡槁,鸿冥岂慕梁。艰虞宁暇问,吾道任苍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书相如四赋

贾 ( 賈 ) gǔ/jiǎ
贾 [ gǔ ]
  1. 作买卖的人;商人。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行商坐~。
  2. 卖:余勇可~(比喻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使出)。
贾 [ jiǎ ]
  1. 姓。
谊 ( 誼 ) yì
谊 [ yì ]
     ◎ 交情:友~。交~。情~。
三书(三书)
宋 陆游 冬晴闲步东村由故塘还舍作二首 其二 洛阳二顷言良是,光范三书计本狂。  ——《骈字类编》
切 qiē/qiè《國語辭典》

切 [ qiè ]

  1. 咬、咬紧。如:「咬牙切齿」。《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2. 贴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实际」。《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
  3. 按脉。如:「望、闻、问、切」。《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1. 密合。如:「贴切」、「亲切」。《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2. 急迫、急促。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3. 所有的。参见「[[一切]]」条。
  1. 一定、千万。如:「切记」。《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
  1. 要点。《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2. 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参见「[[反切]]」条。

切 [ qiē ]

  1. 用刀把东西割断、分开成几部分。如:「切菜」、「切断」、「切割」、「切水果」。
  2. 向批发商批购货物。如:「切货」。
  3. 电讯传播中,截断目前通讯,将第三消息插入。如:「将镜头切进来。」
  4. 篮球赛中闪身进攻对方篮下。如:「空手切入」、「单刀切入」。
  5. 一种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之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6. 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如:「两圆相切」。
相如 xiāng rú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漢語大詞典》
四赋(四賦)sì fù
(1).指 汉 司马相如 的《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汉书·扬雄传下赞》:“辞莫丽於 相如 ,作四赋。” 唐 杜甫 《入衡州》诗:“ 剧孟 七国畏, 马卿 四赋良。”
(2).指 汉 扬雄 的《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艺文·四赋》。按,《校猎赋》一名《羽猎赋》。  ——《漢語大詞典》
良 liáng《國語辭典》

良 [ liáng ]

  1. 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良宵」。《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2. 賢明。如:「賢良」。唐·韓愈〈原毀〉:「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
  3.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1.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誅罰良善,日以益 甚。」
  2.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良霄。
  1. 確實、果然,表示肯定。《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2. 很、甚。如:「良久」、「感觸良多」。《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仁兄所見良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