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乌斯道明代〕《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 其三

猗兰畏阳盛,甘鞠惧虫食。昌阳恶溪涸,揭车伤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下有无名花,纷披弄佳色。

寻芳邈无人,空有馨香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寄生草蒙茸松柏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寄生草 jì shēng cǎo
(1).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七、七、七、七(七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红楼梦》第二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絳唇》,鏗鏘顿挫,韵律不用説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二章:“﹝ 宝玉 ﹞听《寄生草》之曲,而悟立足之境;读《胠篋》之篇,而作焚 花 散 麝 之想。”
(2).中药桑寄生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此名寄寓他物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寓木、蔦木。俗呼为寄生草。”  ——《漢語大詞典》
蒙茸(濛茸)méng róng
(1).杂乱貌。《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蒙茸以言乱貌。”《文选·扬雄〈甘泉赋〉》:“ 蚩尤 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 吕延济 注:“蒙茸、陆梁,乱走皃。” 清 邵长蘅 《城根妇》诗:“彼何者妇,椎髻蒙茸。”
(2).葱茏。 唐 罗邺 《芳草》诗:“废苑墙南残雨中,似袍颜色正蒙茸。”《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只见万山叠翠,草木蒙茸,正不知那一条是去路。” 清 魏际瑞 《诸葛公墓》诗:“ 定军山 下柏蒙茸,旷古精诚在此中。”
(3).指葱茏丛生的草木。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 清 龚自珍 《庚子雅词·江城子》:“假山修竹隐蒙茸。” 邹鲁 《丁未镇南关之役》:“我军披蒙茸,拔钩籐,以绳縋於断涧危崖间,直进第三砲台。”
(4).迷茫。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气色蒙茸,风云蓬勃。”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承兄远顾,况又雪色蒙茸,小弟聊备杯酒,为兄解寒。”
(5).犹蒙眬。 宋 范成大 《除夜地炉书事》诗:“人家忺夜话,我已困蒙茸。” 周汝昌 注:“蒙茸,倦眼睡态。”
濛茸:迷茫貌。 唐 无名氏 《撷芳词》:“风摇荡,雨濛茸,翠条柔软花头重。” 前蜀 贯休 《春末兰溪道中作》:“山花零落红与緋,汀烟濛茸江水肥。”  ——《漢語大詞典》
托 tuō《國語辭典》

托 [ tuō ]

  1. 用手掌承举。如:「托著茶盘」、「托腮」。《水浒传·第二回》:「没多时,就厅上放开条卓子,庄客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牛肉。」
  2. 用手上下推举。如:「排球一次你可托几下?」
  3. 衬、垫。如:「下面托一层毛毯。」
  4. 陪衬。如:「衬托」、「烘云托月」、「红花虽好,也要有绿叶的烘托。」
  5. 寄托。如:「托儿所」。宋·辛弃疾〈瑞鹤仙·雁霜寒透幕〉词:「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通「托」。
  6. 借故推辞。如:「推托」、「假托」。通「托」。
  7. 依靠。如:「托福」。通「托」。
  1. 承受东西的座子。如:「枪托」、「花托」、「茶托儿」。《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与赵员外众人茶罢,收了盏托。」
  2. 量词。计算真空压力的单位。为英语torr的音译。一毫米水银柱的压力为一托。
  3. 姓。如清代有托津。
松柏 sōng bǎi
亦作“ 松栢 ”。 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征。《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栢之质,凌霜犹茂。” 清 方文 《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同心指松柏,高言洽芝兰。”参见“ 松柏后凋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