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江汉(江漢)jiāng hàn
(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反攻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漢語大詞典》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反攻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漢語大詞典》
交流 jiāo liú
(1).谓江河之水汇合而流。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门。” 唐 杜甫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仇兆鳌 注:“《三齐记》: 歷水 出 歷祠 下,众源竞发,与 濼水 同入 鹊山湖 。所谓交流也。”
(2).指水渠纵横交错而流。《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若乃虯龙灌注,沟洫交流。” 李善 注:“言为虯龙之形,吐水灌注,以成沟洫,交横而流。”
(3).犹齐流。 宋 梅尧臣 《秋雨篇》诗:“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鳩。”《红楼梦》第一○五回:“ 贾母 没有听完,便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説不出来。”
(4).犹言来往。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山林独往吾何恨,车马交流渠自忙。” 茅盾 《子夜》一:“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匆匆地杂乱地交流着各色各样的车子。”
(5).谓相互传播;交换。 谢觉哉 《书同文,语同音》:“字难写:‘提起笔有千斤重’;话难说:‘字同音不同’。这是我们学习文化和交流文化的很大‘绊脚石’。” 巴金 《关于〈春天里的秋天〉》:“他们之间就只有这样一种感情的交流。” ——《漢語大詞典》
(2).指水渠纵横交错而流。《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若乃虯龙灌注,沟洫交流。” 李善 注:“言为虯龙之形,吐水灌注,以成沟洫,交横而流。”
(3).犹齐流。 宋 梅尧臣 《秋雨篇》诗:“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鳩。”《红楼梦》第一○五回:“ 贾母 没有听完,便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説不出来。”
(4).犹言来往。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山林独往吾何恨,车马交流渠自忙。” 茅盾 《子夜》一:“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匆匆地杂乱地交流着各色各样的车子。”
(5).谓相互传播;交换。 谢觉哉 《书同文,语同音》:“字难写:‘提起笔有千斤重’;话难说:‘字同音不同’。这是我们学习文化和交流文化的很大‘绊脚石’。” 巴金 《关于〈春天里的秋天〉》:“他们之间就只有这样一种感情的交流。” ——《漢語大詞典》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名-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 姓。如汉代有古霸。
-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要津 yào jīn
(1).重要的津渡。亦比喻要害之地。 唐 刘禹锡 《偶作》诗:“万里 长江 水,征夫渡要津。”《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二》:“ 襄州 地控要津,不可乏帅,无宜兼领。”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 俄国 的资产阶级,在 哈尔滨 盘据着中东路的要津,已经根深蒂固。”
(2).要路。常指显要的职位、地位。 唐 杜甫 《丽人行》:“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众人剪剪兮,趋慕要津;我躬处方兮,不夸以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选剧》:“使要津之上,得一二主持风雅之人。” ——《漢語大詞典》
(2).要路。常指显要的职位、地位。 唐 杜甫 《丽人行》:“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众人剪剪兮,趋慕要津;我躬处方兮,不夸以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选剧》:“使要津之上,得一二主持风雅之人。” ——《漢語大詞典》
高牙 gāo yá
(1).大纛;牙旗。《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 梁 征,高牙乃建。” 李善 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 李周翰 注:“牙,大旗也。”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2).指高官官衙。 宋 范仲淹 《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分擕俱是佐高牙,两地官尘自等差。” ——《漢語大詞典》
(2).指高官官衙。 宋 范仲淹 《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分擕俱是佐高牙,两地官尘自等差。” ——《漢語大詞典》
大旆(大旆)
仪礼觐礼天子乘龙载大旆象日月升龙降龙左传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 ——《骈字类编》
压 ( 壓 ) yā/yà
压 [ yā ]
- 从上面加力:~住。~碎。~缩。泰山~顶。
- 用威力制服、镇服:镇~。~服。~迫。
- 控制,使稳定,使平静:~价。~住阵脚。
- 搁置:积~。
- 逼近:大兵~境。
- 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宝(亦作“押宝”)。
- 〔~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就不理解这件事”。
城闉 chéng yīn
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魏书·崔光传》:“诚宜远开 闕里 ,清彼 孔 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宫庙。”《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李善 注:“闉,城曲重门也。” 宋 陆游 《野兴》诗:“东望城闉十里遥,野人生计日萧条。” 清 姚燮 《岁暮》诗:“独立城闉移远目,忍将旧事説安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