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忧国病,斟酌鉴古情。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椎锋裹头岁,蹑足游四方。
取友凌晨楚越,笃志日自强。
著眼嚣尘上,口不挂否藏。
坚车遵大路,双辔多王良。
笔阵万人敌,严严亚夫营。
既壮道愈焯,维斗揭太常。
朝路阅时变,有意夫明昌。
呜呼命非耶,一病俄殂丧。
百年能几见,痛在予衷肠。
恭惟经济学,日就而月将。
便便五经笥,笑视古锦囊。
订史参理乱,一一堪施行。
圣伏道绝塞,繄我为发明。
无心著师说,独逊时辈声。
盘礴九云梦,胸次莫与京。
炉烟对姬孔,脱落翰墨场。
耳目所纂辑,如春之发生。
退然避时誉,敛衽不肯当。
居忧寄萧寺,举俗载其名。
户外履常满,摄齐愿升堂。
树阴敷昼户,静对书一床。
是中亦何有,乃独不可量。
吾则不尔拒,岁寒永相望。
嗟丰幼甚愚,圣读初滥觞。
先生与之进,闻见昔未尝。
抠衣莫我旧,岁签今几更。
山林有陈迹,尚想曳杖声。
精衷无渝泐,气序有翕张。
俯仰十数载,淹留竟奚成。
群趋竞场屋,意气无激扬。
荏苒去函丈,有愧弟子行。
册府罗鹭羽,寻拜尚收郎。
明堂资众木,待公举修梁。
丰时游庠序,门墙迩康庄。
偕我二三子,振袂时骞翔。
黄尘乌帽底,自觉神观清。
每伺趋局暇,进揖班马香。
先生为酬酢,讲贯忘暄凉。
于时萃英髦,王路均且平。
苏醒忧国病,斟酌鉴古情。
门外有过辙,颇怪来往并。
再岁感末疾,长江理归航。
江滨多送客,飞盖惊凫鶬。
走实厌众味,食鱼必河鲂。
岂其嗜野蔌,而置稌与秔。
敬愿持此心,不厌道阻长。
及归供洒扫,药饵常待旁。
庶几秉一炬,上接星宿芒。
师门谢宾客,童穉亦叹惊。
唯有旧学徒,尚俾承余光。
神闲造冲邈,气定绝慨慷。
啸傲羲皇上,税驾无何乡。
今岁二月中,丰入须女城。
床下拜庞老,城隅有幽坊。
维时春气和,天宇新霁晴。
先生呼我俱,缓步临前楹。
露菊擢翠羽,风篁韵繁筝。
昼坐欣至夕,话尽一再更。
诲言皆砭石,易知复难忘。
委曲到肝鬲,如啜黄昏汤。
出门九徘徊,三复心遑遑。
提撕不予弃,感切涕泗横。
先世有遗书,故墟有山房。
尚冀疾有间,挈领提其纲。
敢以学为嬉,坐使素业荒。
誓当服明训,为衣不为裳。
笔著将脱稿,后生有宪章。
家传人诵之,岂但师张程。
研精固有造,栖迟讵无成。
呜呼寝门恸,兹祸谁使令。
天高不可诉,仰视空茫茫。
枯琴在东壁,遗履陈西厢。
未续千古泪,桂魄三阙盈。
慨昔身健日,浮言多谤作。
黄钟自疏越,郑卫徒铮铮。
事定盖棺了,玄黄閟青箱。
堂堂那复见,薄奠摅寸诚。
斯文倘有继,师道其张皇。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椎锋裹头岁,蹑足游四方。
取友凌晨楚越,笃志日自强。
著眼嚣尘上,口不挂否藏。
坚车遵大路,双辔多王良。
笔阵万人敌,严严亚夫营。
既壮道愈焯,维斗揭太常。
朝路阅时变,有意夫明昌。
呜呼命非耶,一病俄殂丧。
百年能几见,痛在予衷肠。
恭惟经济学,日就而月将。
便便五经笥,笑视古锦囊。
订史参理乱,一一堪施行。
圣伏道绝塞,繄我为发明。
无心著师说,独逊时辈声。
盘礴九云梦,胸次莫与京。
炉烟对姬孔,脱落翰墨场。
耳目所纂辑,如春之发生。
退然避时誉,敛衽不肯当。
居忧寄萧寺,举俗载其名。
户外履常满,摄齐愿升堂。
树阴敷昼户,静对书一床。
是中亦何有,乃独不可量。
吾则不尔拒,岁寒永相望。
嗟丰幼甚愚,圣读初滥觞。
先生与之进,闻见昔未尝。
抠衣莫我旧,岁签今几更。
山林有陈迹,尚想曳杖声。
精衷无渝泐,气序有翕张。
俯仰十数载,淹留竟奚成。
群趋竞场屋,意气无激扬。
荏苒去函丈,有愧弟子行。
册府罗鹭羽,寻拜尚收郎。
明堂资众木,待公举修梁。
丰时游庠序,门墙迩康庄。
偕我二三子,振袂时骞翔。
黄尘乌帽底,自觉神观清。
每伺趋局暇,进揖班马香。
先生为酬酢,讲贯忘暄凉。
于时萃英髦,王路均且平。
苏醒忧国病,斟酌鉴古情。
门外有过辙,颇怪来往并。
再岁感末疾,长江理归航。
江滨多送客,飞盖惊凫鶬。
走实厌众味,食鱼必河鲂。
岂其嗜野蔌,而置稌与秔。
敬愿持此心,不厌道阻长。
及归供洒扫,药饵常待旁。
庶几秉一炬,上接星宿芒。
师门谢宾客,童穉亦叹惊。
唯有旧学徒,尚俾承余光。
神闲造冲邈,气定绝慨慷。
啸傲羲皇上,税驾无何乡。
今岁二月中,丰入须女城。
床下拜庞老,城隅有幽坊。
维时春气和,天宇新霁晴。
先生呼我俱,缓步临前楹。
露菊擢翠羽,风篁韵繁筝。
昼坐欣至夕,话尽一再更。
诲言皆砭石,易知复难忘。
委曲到肝鬲,如啜黄昏汤。
出门九徘徊,三复心遑遑。
提撕不予弃,感切涕泗横。
先世有遗书,故墟有山房。
尚冀疾有间,挈领提其纲。
敢以学为嬉,坐使素业荒。
誓当服明训,为衣不为裳。
笔著将脱稿,后生有宪章。
家传人诵之,岂但师张程。
研精固有造,栖迟讵无成。
呜呼寝门恸,兹祸谁使令。
天高不可诉,仰视空茫茫。
枯琴在东壁,遗履陈西厢。
未续千古泪,桂魄三阙盈。
慨昔身健日,浮言多谤作。
黄钟自疏越,郑卫徒铮铮。
事定盖棺了,玄黄閟青箱。
堂堂那复见,薄奠摅寸诚。
斯文倘有继,师道其张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苏醒(甦醒)sū xǐng
(1).昏迷后醒过来。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凡冻欲死者,未可即与热物,待其少定,渐渐苏醒,盖恐冷热相激。”《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苏醒了,又哭的气短神昏,躺在炕上。”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过了半晌,他才慢慢苏醒过来。”
(2).引申为醒悟;觉醒。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 东非 西非 俱苏醒,殖民主义看成灰。”
(3).使之苏醒;唤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余谓 孟子 以 仪 秦 之齿舌,明 周 孔 之肺肠,的切痛快,苏醒万世,此何可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屠苏酒》:“解之者又因 思邈 出辟疫之药,遂曰‘屠絶鬼气,苏醒人魂’,尤可笑也。”
(4).感到明显、清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二》:“其辨析《西铭》,平易朗彻,见者苏醒。”
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秦併六国平话》卷中:“那时, 燕王 已惊,近臣扶起,把安魂定魄汤饮了,渐至甦醒。”《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哭得昏迷,半晌方才甦醒。”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 道静 从严重的创伤中甦醒过来了。”《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但我认为 昆仑山 的宝藏还未甦醒,打开 昆仑山 的钥匙刚掌握到我们手里。”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醒悟;觉醒。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 东非 西非 俱苏醒,殖民主义看成灰。”
(3).使之苏醒;唤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余谓 孟子 以 仪 秦 之齿舌,明 周 孔 之肺肠,的切痛快,苏醒万世,此何可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屠苏酒》:“解之者又因 思邈 出辟疫之药,遂曰‘屠絶鬼气,苏醒人魂’,尤可笑也。”
(4).感到明显、清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二》:“其辨析《西铭》,平易朗彻,见者苏醒。”
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秦併六国平话》卷中:“那时, 燕王 已惊,近臣扶起,把安魂定魄汤饮了,渐至甦醒。”《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哭得昏迷,半晌方才甦醒。”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 道静 从严重的创伤中甦醒过来了。”《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但我认为 昆仑山 的宝藏还未甦醒,打开 昆仑山 的钥匙刚掌握到我们手里。” ——《漢語大詞典》
忧国(憂國)yōu guó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漢語大詞典》
病 bìng《國語辭典》
病 [ bìng ]
名- 指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面产生不正常的状态。如:「疾病」、「肝病」、「心病」、「相思病」、「病入膏肓」。
- 瑕疵、短处。如:「语病」、「通病」、「弊病」。《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
- 生病、患病。如:「她病了三天,变得相当憔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 为其所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 损害。如:「祸国病民」。《战国策·东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
- 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恨、怨恨。《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传下·文帝诸子传》:「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见幸,恚恨致崩。故劭深病潘氏及濬。」
- 指责、不满。《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 有病的。如:「病容」、「病人」、「病夫」。
- 枯干的。唐·杜甫〈薄游〉诗:「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疲惫。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斟酌 zhēn zhuó
(1).倒酒;注酒。《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乃为齎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緑樽翠杓,为君斟酌。”
(2).指饮酒。旧题 汉 苏武《诗》之一:“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宋 向子諲 《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濇。”
(3).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故凡事反复考虑、择善而定,亦称斟酌。《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 禕 、 允 之任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 曹禺 《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为斟酌斟酌再用。”
(4).犹思忖;思量。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仇兆鳌 注:“斟酌,代为思忖也。”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清 余京 《中秋月蚀》诗:“ 广寒 宫闕愁昏黑,斟酌 姮娥 秉烛行。”
(5).品评欣赏。 宋 向子諲 《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词:“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
(6).执掌。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气;帝有尚书,所以出纳王命。”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若夫驂驾六龙,驱驰七圣,斟酌元气,裁成天道者,其惟圣人乎!” 宋 曾巩 《祭黄君文》:“当世之官,有微有盛。盛者庙堂,斟酌王命。”
(7).安排;摆布。《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 汉 老嫗斟酌。’” ——《漢語大詞典》
(2).指饮酒。旧题 汉 苏武《诗》之一:“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宋 向子諲 《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濇。”
(3).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故凡事反复考虑、择善而定,亦称斟酌。《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 禕 、 允 之任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 曹禺 《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为斟酌斟酌再用。”
(4).犹思忖;思量。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仇兆鳌 注:“斟酌,代为思忖也。”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清 余京 《中秋月蚀》诗:“ 广寒 宫闕愁昏黑,斟酌 姮娥 秉烛行。”
(5).品评欣赏。 宋 向子諲 《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词:“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
(6).执掌。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气;帝有尚书,所以出纳王命。”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若夫驂驾六龙,驱驰七圣,斟酌元气,裁成天道者,其惟圣人乎!” 宋 曾巩 《祭黄君文》:“当世之官,有微有盛。盛者庙堂,斟酌王命。”
(7).安排;摆布。《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 汉 老嫗斟酌。’” ——《漢語大詞典》
鉴古(鑑古)jiàn gǔ
指鉴定古代文物。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姜白石 《絳帖平》……幸目次备详总録,鑑古者资以攷证。” ——《漢語大詞典》
情 qíng《國語辭典》
情 [ qíng ]
名- 心理上发于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如:「感情」、「温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两性间的爱。如:「爱情」、「痴情」、「谈情说爱」。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友谊、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面子。如:「情面」、「求情」、「说情」。
- 实际的状况、内容。如:「实情」、「病情」、「行情」。
- 有关男女恋情的。如:「情夫」、「情妇」、「情痴」。
- 分明、明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