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纵无三尺追汉祖,笏击犹期孔道辅。

陶邵学清代〕《院中多蛇时复入室作驱蛇行

百年灌木荒江宅,币地蓬麻少行迹。门外千崖积石高,中有虺蛇长挂壁。

朝来入室惊始见,驱吓儿童愁婉娈。小蛇扑杀三四馀,大蛇奔窜犹睢盱。

我今寄食走穷谷,常恐失身为汝狙。人言此物足奸诡,伺影闻声巧莫比。

过首容身吾未能,草动风摇尔何喜。妻孥爱我劝我还,我笑不顾心悢然。

丈夫一举动寥廓,骑龙刺兕当攀天。纵无三尺追汉祖,笏击犹期孔道辅。

扫除奸凶净六合,幺么岂足污砧斧。深山自是多魑魅,道路仍闻足豺狼。

手中利剑思一鸣,天上威弧会须怒。蛇乎蛇乎当远去,草间窃活吾羞汝,明日九关诛猰貐。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尺汉祖笏击孔道

纵 ( 縱 ) zòng/zǒng
纵 [ zòng ]
  1. 放:~虎归山。~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目四望。~情。~观全局。
  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身。
  4. 即使:~然。~使。~令。
  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相对:~横交错。~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贯。~深。
  6. 起皱纹:~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了。
  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纵 [ zǒng ]
  1. 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尔”。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三尺 sān chǐ
(1).指法律。《史记·酷吏列传》:“ 周 曰:‘三尺安出哉?’”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三尺,清朝俟一匡。”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餘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2).引申为法则、准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诗曲·填词名手》:“近 沈寧庵 吏部后起,独恪守词家三尺。”
(3).指剑。《汉书·高祖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颜师古 注:“三尺,剑也。”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十五长史丈之任》诗:“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明 汪錂 《春芜记·说剑》:“俺将此剑赠了你,你早提三尺殛 蚩尤 ,莫教鬼哭与神愁。”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4).指小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最愁人一捻娇姿,更难抛三尺啼哇。”参见“ 三尺童子 ”。  ——《漢語大詞典》
追 zhuī/duī《國語辭典》

追 [ zhuī ]

  1. 跟在后面或由后面赶上去。如:「追随」、「追赶」、「急起直追」。
  2. 事后补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 寻求、索还。如:「追赃」、「追债」。
  4. 恋爱求偶。如:「他追张小姐追了三年,终于得偿夙愿,结为连理。」
  1. 回溯己往。如:「追悼」、「追忆」、「追念」。

追 [ duī ]

  1. 钟纽。《孟子·尽心下》:「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言之?』曰:『以追蠡。』」汉·赵岐·注:「追,钟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绝之貌也。」
  1. 雕、雕琢。《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汉·郑玄·注:「追,犹治也。」
汉祖(漢祖)hàn zǔ
即 汉高祖 刘邦 。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会 汉祖 龙腾 丰 沛 ,奋迅 宛 叶 。” 唐 杜牧 《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 汉祖 , 张仪 无地与 怀王 。”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章炳麟 《文学总略》:“有韵文中,既録 汉祖 《大风》之曲,即《古诗十九首》亦皆入选。”  ——《漢語大詞典》
笏击
用笏板扑击  ——《整理自网络》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期 qī/jī《國語辭典》

期 [ qí ]

  1. 约定。如:「不期而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三国魏·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2. 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1. 时、日,或经约定的时、日。如:「时期」、「日期」、「限期」、「后会有期」。唐·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 折》:「我今日与小姐赴期去来。」
  2. 一段时间。如:「假期」、「学期」、「潜伏期」、「危险期」。
  3. 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 量词。计算事物分期的单位。如:「训练计划一年分为四期。」、「这本杂志已出版五卷六十期。」

期 [ jī ]

  1. 一周年。《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2. 丧服中期服的简称。《文选·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彊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期 [ ​qī ]

  1. (一)​之又音。
孔道 kǒng dào
(1).大道;通道。 汉 扬雄 《太玄·羡》:“孔道夷如,蹊路微如,大舆之忧。” 范望 注:“大道平易,舍而不从,而从蹊径,故为忧也。”《汉书·西域传上·婼羌国》:“﹝ 婼羌国 ﹞去 阳关 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孔道犹言大道,谓其国僻在西南,不当大道也……《説文》曰:‘孔,通也。’故大道亦谓之通道,今俗语犹云通衢大道矣。”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史书》:“ 师古 曰:‘孔道者,穿山险而为道,犹今言穴径耳。’此又误矣。孔道止谓大道也。前言‘辟在西南’,故后言‘不当大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兹奉严君而同上公车,须别慈母而载驰孔道。” 彭湃 《海丰农民运动》第一节:“次日就到一个 龙山庙 的面前的大路去,此路乃是 赤山约 、 北笏约 、 赤岸约 、 河口约 交通的孔道,每日都有无数农民在此经过。”
(2).指地道。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罗汉将去,谓其人曰:‘从后七日,当雨沙土,填满此城,略无遗类,尔宜知之,早图出计。’……此人心知必然,窃开孔道出城外而穴之。第七日夜宵分之后,雨沙土满城中。其人从孔道出,东趣此国,止 媲摩城 。”
(3).必经之道;四通八达之地。 宋 文天祥 《海船诗序》:“自狄难以来,从 淮 入 浙 者必由海,而 通 为孔道也。”《明史·忠义传·张春》:“ 天启 二年, 辽 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 山东 僉事, 永平 、 燕建 二路兵备道。时大军屯 山海关 , 永平 为孔道,士马络绎,关外难民云集。” 清 钮琇 《觚賸·雪遘》:“ 六奇 世居 潮州 ,为 吴观察 道夫 之后,略涉诗书,躭游卢雉,失业荡产,寄身邮卒,故於关河孔道、险阻形胜,无不諳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至于都会,地当孔道,则五方杂错,民族不纯,祠堂之制,视之蔑如也。” 郭小川 《长江组歌·双虹颂》:“西边一座桥,东边一座桥,成了沟通南北的交通孔道。”
(4).由 孔子 倡始的儒家之道。 唐 韩愈 《进学解》:“昔者 孟軻 好辩, 孔 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我总相信现在的阔人都是聪明人;反过来说,就是倘使老实,必不能阔是也。至于所挂的招牌是佛学,是 孔 道,那倒没有什么关系。”  ——《漢語大詞典》
辅 ( 輔 ) fǔ
辅 [ fǔ ]
  1. 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
  2. 帮助,佐助:~佐(协助,多指政治上)。~弼。~助。~导。~相(xiàng )。
  3.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
  4. 人的颊骨:~车相依(“”,指牙床,喻互相依存)。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