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争如供奉清平调,翻入南中子夜歌。

皇甫汸明代〕《安宁乃杨太史客居处乐人多按其词被之管弦

曹植疑神赋奈何,徐陵新体丽情多。争如供奉清平调,翻入南中子夜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争如供奉清平调南中子夜歌

争如 zhēng rú
(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韦庄 《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麻衣坐法坛?”
(2).犹怎奈。 唐 骆浚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3).犹不如。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玄德 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 曹瞒 。” 清 丁澎 《见燕》诗:“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见争如説故乡。”  ——《漢語大詞典》
供奉 gòng fèng
供给;奉养。《汉书·王莽传中》:“ 秦 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穀帛积则民有飢寒之俭,百官备则坐靡供奉之费。宿衞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南史·后妃传下·陈宣柳皇后》:“每尚方供奉物,其上者皆推於贵妃,而己御其次焉。” 明 刘基 《养志斋记》:“今世之养亲者,以饮食供奉为至足,而不知戚其戚,欣其欣;至于违其情而不顾,又乌知所谓养志之云乎?”
(1).特指贡献给帝王。 宋 曾慥 《高斋漫录》:“今人祕色磁器,世言 钱氏 有国日, 越州 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祕色。”
(2).泛指奉献。 雨尘子 《近世欧人三大主义》:“庚子以后,年赋数千万於外人,吾之民任政府之供奉,不过问也。”
(3).侍奉,伺候。《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初, 明帝 少失所生,为太后所摄养,抚爱甚篤。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 杨文定公 之子上京师,沿途官司供奉甚至。”《红楼梦》第一○三回:“倘荷不弃,京寓甚近,学生当得供奉,得以朝夕聆教。”
(4).特指以某种技艺或姿色侍奉帝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 李右相 在庙堂,进士 王如泚 者,妻公女,以伎术供奉。”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 国忠 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杨娃 亦称 杨妹子 , 宋寧宗 恭圣皇后 妹,以艺文供奉内廷。”
(5).指以某种技艺侍奉帝王的人。《坛经·行由品》:“拟请供奉 卢珍 画《楞伽经》变相及 五祖 血脉图,流传供养。” 唐 王建 《老人歌》:“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红楼梦》第四二回:“ 贾母 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是御医了,含笑问:‘供奉好?’” 鲁迅 《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梅兰芳 ﹞不是皇家的供奉。”
(6).祭祀神佛、祖先。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山之西北有 老君洞 ,为供奉道像之所。”《西湖佳话·六朝才迹》:“百姓感他恩德,人人垂泪,甚至人家俱画像供奉。”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这里供奉着七尊塑像,正面当中是 吕洞宾 。”
(7).指摆设供品。 柯岩 《奇异的书简·在澄蓝碧绿之间》:“即使在 日本 军国主义侵 华 时期……几位老人,也年年带着孩子悄悄前来,为 聂耳 碑洒扫祭奠,供奉鲜花。”
(8).职官名。 唐 初设侍御史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唐玄宗 时有翰林供奉,专备应制。 宋 时设东、西头供奉官,为武职阶官,内东、西头供奉官,为宦官阶官;均用表品级,无实际职掌。 清 代称南书房行走为内廷供奉。 唐 韩愈 《董公行状》:“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宋 苏轼 《再和曾子开从驾》诗之二:“供奉清班非老处, 会稽 何日乞方回?”《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 大都 立 奎章阁 学士院,秩正三品……又置承制、供奉各一员。”  ——《漢語大詞典》
清平调(清平調)qīng píng diào
唐 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 唐 开元 中, 李白 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 玄宗 于月夜赏花,召 杨贵妃 侍酒,以金花笺赐 李白 ,命进新辞《清平调》, 白 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 宋 词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双调五十字,平韵。参阅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漢語大詞典》
翻 fān《國語辭典》

翻 [ fān ]

  1. 反转、覆转。如:「翻身」、「车翻了」。唐·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2. 掀动。如:「翻书」、「翻报纸」。
  3. 越过。如:「翻山越岭」。
  4. 改变。如:「花样翻新」、「翻供」、「翻案」、「翻脸」。
  5. 将某种语言文字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如:「把这段英文翻成中文。」
  6. 飞翔。如:「众鸟翻飞」。唐·李白〈天台晓望〉诗:「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鼇没。」
  1. 反而。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忠臣翻受奸臣制,肮脏英雄泪满襟。」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南中 nán zhōng
(1).指 川 南和 云 贵 一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魏书·李寿传》:“ 寿 ,字 武考 。初为 雄 ( 李雄 )大将军,封 建寧王 ,以南中十二郡为 建寧国 。” 唐 王勃 《蜀中九日》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2).指 岭 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 吕兴 ,深覩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 李善 注引《吴志》:“ 交阯郡 吏 吕兴 等杀太守 孙諝 ,使使如 魏 。” 宋 杨万里 《明发龙川二绝》之一:“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 龙川 指似君。”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四:“又言 泉州 有红牙大戟树,其大数围,南中之所无,而 泉 人所不知者。”
(3).泛指南方,南部地区。 唐 王建 《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宋 陈善 《扪虱新语·南地花木北地所无》:“南中花木,有北地所无者,茉莉花、莟笑花、闍提花、渠那异花之类。”《檮杌闲评》第四二回:“那基址正在 岳墓 之左, 断桥 之右……真是宇内无双景,南中第一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踰岁,春将半,始载南中异卉而归,於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復归艺菊。”  ——《漢語大詞典》
子夜歌 zǐ yè gē
(1).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一》:“《子夜哥》者,有女子名 子夜 ,造此声。 晋孝武 太元 中, 琅邪 王軻之 家有鬼哥《子夜》。 殷允 为 豫章 时, 豫章 侨人 庾僧度 家亦有鬼哥《子夜》。 殷允 为 豫章 ,亦是 太元 中,则 子夜 是此时以前人也。”
(2).现存 晋 、 宋 、 齐 三代歌词四十二首,写爱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多用双关隐语。 南朝 乐府又有《子夜四时歌》,系据《子夜歌》变化而成。亦省作“ 子夜 ”。 唐 李绅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银烛坐隅听《子夜》,寳筝筵上起春风。” 宋 梅尧臣 《咏官妓从人》:“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懊憹之曲,《子夜》之声,但堪囉嗊於一时,詎足喤聒於大雅。”
(3).词牌名。“菩萨蛮”的别名。见 南唐 李煜 词。
(4).词牌名。“忆秦娥”的别名。见 宋 贺铸 词。
(5).词牌名。 元 彭元逊 有《子夜歌》,双调,一一七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