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千年。消得词流一辈贤。
陈洵〔清代〕《减字木兰花 七月七日,六禾约祀周稚圭,未能也。夜阑对烛,感念生才,率拈短韵》
南唐丽句。无限江山随北去。汴水千年。消得词流一辈贤。
针楼彩月。诞降官家那复说。仙籁分他。天上今传陌上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汴水
唐 储光羲 奉和韦判官献侍郎叔除河东采访使 楚山俯江汉,汴水连谯沛。
唐 李益 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唐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唐 薛能 杂曲歌辞 其十 杨柳枝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唐 许棠 汴河十二韵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
元 刘祁 南京遇山楼 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 ——《骈字类编》
唐 李益 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唐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唐 薛能 杂曲歌辞 其十 杨柳枝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唐 许棠 汴河十二韵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
元 刘祁 南京遇山楼 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 ——《骈字类编》
千年 qiān nián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漢語大詞典》
消得 xiāo de
亦作“ 消的 ”。
(1).需要;须得。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翫月》词:“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水浒传》第七二回:“你不带我去便了,何消得许多推故!” 赵朴初 《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观演〈蔡文姬〉剧有作》曲:“谓 中郎 有遗书,有儿女能诵记,只消得寄个纸笔。”
(2).值得;配得。 宋 辛弃疾 《西江月·用韵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内性儿聪明,才调儿清正,这两般消的人钦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食品有名》:“﹝河豚﹞形殊弗雅,然味极佳,煮治不精,则能杀人。所以 东坡先生 在 资善堂 与人谈河豚之美云: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作则已,一作定要作箇痛快淋漓,才消得我这副酸心热泪。”
(3).禁得起。 宋 杨炎正 《蝶恋花·稼轩坐间作首句用丘六书中语》词:“昨日解酲今夕又,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 清 纳兰性德 《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词:“悽寂 黔娄 当日事,总名士如何消得?”
(4).享受;享用。 宋 赵长卿 《念奴娇·席上即事》词:“ 高唐 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廕妻封子,上卿之位何极。” ——《漢語大詞典》
(1).需要;须得。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翫月》词:“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水浒传》第七二回:“你不带我去便了,何消得许多推故!” 赵朴初 《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观演〈蔡文姬〉剧有作》曲:“谓 中郎 有遗书,有儿女能诵记,只消得寄个纸笔。”
(2).值得;配得。 宋 辛弃疾 《西江月·用韵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内性儿聪明,才调儿清正,这两般消的人钦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食品有名》:“﹝河豚﹞形殊弗雅,然味极佳,煮治不精,则能杀人。所以 东坡先生 在 资善堂 与人谈河豚之美云: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作则已,一作定要作箇痛快淋漓,才消得我这副酸心热泪。”
(3).禁得起。 宋 杨炎正 《蝶恋花·稼轩坐间作首句用丘六书中语》词:“昨日解酲今夕又,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 清 纳兰性德 《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词:“悽寂 黔娄 当日事,总名士如何消得?”
(4).享受;享用。 宋 赵长卿 《念奴娇·席上即事》词:“ 高唐 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廕妻封子,上卿之位何极。” ——《漢語大詞典》
词流(詞流)cí liú
词人。 清 孙枝蔚 《三阁词拟刘禹锡》诗:“ 江 东正清晏,阁内狎词流;将军猛如虎,垂泪一回头。” 清 龚自珍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之九:“ 万柳堂 前一柳无,词流散尽散樵苏。”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词:“《留客住》,絶调《鷓鴣》篇。脱尽词流薌泽习,相高秋气对南山。” ——《漢語大詞典》
一辈(一輩)yī bèi
(1).犹一列。《史记·大宛列传》:“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餘人。”《汉书·循吏传·黄霸》:“及举孝子弟弟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
(2).古代骑兵编制单位,六十骑为“一辈”。《六韬·均兵》:“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
(3).犹言一流,一类。《宋史·周陈国大长公主传》:“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 梁怀 一辈十餘人。”《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此时 虞博士 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
(4).一个世代。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十:“咱们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好朋友!”
(5).指同辈。 宋 陈傅良 《同游张园》诗:“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 ——《漢語大詞典》
(2).古代骑兵编制单位,六十骑为“一辈”。《六韬·均兵》:“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
(3).犹言一流,一类。《宋史·周陈国大长公主传》:“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 梁怀 一辈十餘人。”《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此时 虞博士 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
(4).一个世代。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十:“咱们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好朋友!”
(5).指同辈。 宋 陈傅良 《同游张园》诗:“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 ——《漢語大詞典》
贤 ( 賢 ) xián
贤 [ xián ]
-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