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惊魂懔风叶,暗泣泫花露。

许景衡宋代〕《过新息

新息临通衢,赤白纷栋宇。古息渺村墟,相望十里许。

我行属驰驿,枉道不可去。吊古独踟躇,指以示田父。

伤哉彼美人,国破为人虏。惊魂懔风叶,暗泣泫花露。

一死重太山,亦或轻一羽。犹能子元辩,独尔悄无语。

旧物空颓垣,草木日繁芜。悠悠清淮水,千古亦东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惊魂风叶暗泣花露

惊魂(驚魂)jīng hún
受惊的神态。 唐 骆宾王 《萤火赋》:“见流光之不息,愴惊魂之屡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气冲冲枯波欲迸,恨匆匆惊魂无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已从榜人妇从船尾登商舟,遥顾作别,并无悽恋。 黄 惊魂离舍,嗌不能言。”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序》:“那《戎马声中》却拉杂的记下了游学的青年为了炮火下的故乡和父母而惊魂不定的实感。”  ——《漢語大詞典》
懔 ( 懍 ) lǐn
懔 [ lǐn ]
     ◎ 畏惧。
风叶(风叶)
唐 李百药 晚渡江津 索索风叶下,离离早鸿度。
唐 杜甫 堂成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宋 苏轼 东坡八首,并叙 其四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元 王逢 闻何上海子敬毁淫祠开乡校因寄四韵 风叶昼埋公馆静,霜钟寒度海云迟。  ——《骈字类编》
暗泣 àn qì
暗中哭泣。 五代 耿玉真 《菩萨蛮》词:“背灯惟暗泣,何处砧声急。” 宋 姚宽 《踏莎行·秋思》词:“彩凤难双,红綃暗泣,回纹未剪 吴 刀涩。”  ——《漢語大詞典》
泫 xuàn《國語辭典》

泫 [ xuàn ]

  1. 泪水或露水滴垂。《吕氏春秋·季秋纪·知士》:「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1. 露珠晶莹发亮。《文选·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翫月》:「斐斐气幕岫,泫泫露盈条。」
  1. 流泪的样子。《文选·潘岳·怀旧赋》:「步庭庑以徘徊,涕泫流而霑巾。」
花露 huā lù
(1).花上的露水。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花露》:“ 贵妃 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热,尝凌晨独游后苑,傍花树,以手攀枝,口吸花露,藉其露液,润于肺也。” 前蜀 韦庄 《酒泉子》词:“柳烟轻,花露重。” 宋 欧阳修 《阮郎归》词:“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2).指酒。 宋 陆游 《林间书意》诗:“红螺盃小倾花露,紫玉池深贮麝煤。” 清 陈维嵩 《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之三:“几缕椒鷄閒説饼,半甖花露静焚香。”
(3).以花瓣入甑酝酿而成的液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富贵之家,则需花露。花露者,摘取花瓣入甑,醖酿而成者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