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

许及之宋代〕《白山茶

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

易容非世力,幻质本春工。皓皓知难污,尘飞漫自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不作烧灯深明韫椟

不作 bù zuò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漢語大詞典》
烧灯(燒燈)shāo dēng
亦作“ 烧鐙 ”。
(1).点灯。 唐 王建 《宫词》之八九:“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明 袁宗道 《晚晴偏书》诗:“静嘿怜童僕,烧灯夜未眠。”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一:“彻夜烧灯钓月舫,可知杯酒即天涯。”
(2).指举行灯会或灯市。《旧唐书·玄宗纪下》:“﹝ 开元 二十八年春正月﹞壬寅,以望日御 勤政楼 讌羣臣,连夜烧灯,会大雪而罢,因命自今常以二月望日夜为之。”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上元节烧灯盛於前代,为綵山峻极而对峙於 端门 。”
(3).指元宵节。 宋 蒋捷 《绛都春》词:“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鞦韆红架。” 清 纳兰性德 《金菊对芙蓉·上元》词:“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鐙。” 清 洪亮吉 《吴上舍文桂倚梅图》诗:“纔过烧灯无几日,误书穀雨我心惊。”参见“ 烧灯节 ”。  ——《漢語大詞典》
焰 yàn《國語辭典》

焰 [ yàn ]

  1. 物體燃燒時發出光熱的部分。如:「火焰」、「赤焰」。俗稱為「火苗」。
  2. 比喻氣勢、威勢。如:「氣焰逼人」、「敵焰囂張」。
深明 shēn míng
(1).犹精深。《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羣公表 休 道术深明,宜侍帷幄。”
(2).通晓;精通。《宋史·毕士安传》:“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故 东汉 之文,类多深明治体之言。”滇剧《闯宫》:“本宫当今状元,天子门生,饱读诗书,深明礼义。”  ——《漢語大詞典》
韫椟(韞匵)yùn dú
亦作“ 韞櫝 ”。
(1).藏在柜子里;珍藏,收藏。《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韞,藏也;匵,匱也,谓藏诸匱中。沽,卖也。得善贾寧肯卖之邪。” 邢昺 疏:“此章言 孔子 藏德待用也……言人有美玉於此,藏在匵中而藏之,若求得善贵之贾寧肯卖之邪。” 汉 陈琳 《答东阿王笺》:“载欢载笑,欲罢不能,谨韞櫝玩耽,以为吟颂。” 唐 李德裕 《通犀带赋》:“析以为带,加之盛服,御之则祔身,褫之则韞櫝。” 廖仲恺 《致蒋介石函》:“兄作战计划原稿,乃遭回禄,此弟所引为至憾者。日记一册,弟当韞櫝藏之,断不会再失也。”
(2).比喻怀才珍藏,待价而沽。《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久处闺闈,粗通经史,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韞櫝之可佳也。” 清 顾炎武 《又与公肃甥书》:“世有 孟子 ,或以之劝 齐 梁 ,我则终於韞匵而已。”
(3).怀藏;包藏。 汉 蔡邕 《释诲》:“覃思典籍,韞櫝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 左思 《吴都赋》:“伊兹都之函弘,倾神州而韞櫝。”  ——《漢語大詞典》
功 gōng《國語辭典》

功 [ gōng ]

  1. 勋劳。如:「立功」、「歌功颂德」。《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 事情、工作。如:「功亏一篑」。《史记·卷八二·田单传》:「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北史·卷一一·隋高祖文帝本纪》:「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岁役功不过二十日,不役者收庸。」
  3. 成效。如:「事半功倍」、「徒劳无功」。《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 成就、事业。如:「丰功伟业」。《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5. 工夫。如:「用功」、「练功」。唐·韩愈〈答殷侍御书〉:「一来应举,事随日生,虽欲加功,竟无其暇。」
  6. 一种丧服。参见「功服 」条。
  7. 物理上称施于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施力方向所移动距离的乘积为「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