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入国洋洋颂借留,二年高廪趁时收。

程公许宋代〕《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绝和韵 其二

入国洋洋颂借留,二年高廪趁时收。可能万物尽吐气,邦伯人人元道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洋洋借留二年高廪趁时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国 ( 國 ) guó
国 [ guó ]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3. 姓。
洋洋 yáng yáng
同“ 养养 ”。
(1).盛大貌。《诗·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毛 传:“洋洋,盛大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魏文 之才,洋洋清綺,旧谈抑之,谓去 植 千里。” 宋 苏轼 《卓锡泉铭》:“ 辩 来四年,泉水洋洋,烹煑濯溉,饮及牛羊。” 王闿运 《丁锐义传》:“ 鋭义 曰:‘ 古隆贤 自奋而来,再败於我,既愳且耻,故出不得已之计,招聚残贼,洋洋而来,以外示有餘,非有谋也。’”
(2).广远无涯貌。《诗·大雅·大明》:“牧野洋洋。” 毛 传:“洋洋,广也。”《楚辞·大招》:“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王逸 注:“洋洋,无涯貌也。”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卢公神道碑铭》:“迤邐而南,移节迁旂, 岭海 洋洋。”
(3).众多貌。《诗·鲁颂·閟宫》:“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毛 传:“洋洋,众多也。” 汉 刘向 《说苑·尊贤》:“蟹堁者宜禾,洿邪者百车,传之后世,洋洋有餘。”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 陆璣 ﹞每於樽俎间,走笔为诗文,洋洋数千言。”《花城》1981年第2期:“譬如桌子,暂时一个房间里还只有一张。如果有一个人先占据下来……给远方的女朋友写上一封洋洋万言的情书,那么,同室里的另外三个人,就只好各寻方便了。”
(4).美善。《书·伊训》:“圣謨洋洋,嘉言孔彰。” 孔 传:“洋洋,美善。”《汉书·韦贤传》:“洋洋 仲尼 ,视我遗烈。” 明 方孝孺 《癸酉岁京府徵考试继奉蜀王殿下命述事》诗:“封内数十州,德声蔼洋洋。”
(5).充满貌。《礼记·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孔颖达 疏:“洋洋,谓道德充满之貌。”《花城》1981年第4期:“眼角眉梢,一动一静,灵秀之气洋洋欲溢。”
(6).形容声音响亮。《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衣冠济济,鐘磬洋洋。” 明 刘嵩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诗:“囊琴未发絃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四:“这时他洋洋大声的说。”
(7).舒缓貌;迟缓貌。《孟子·万章上》:“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赵岐 注:“洋洋,舒缓摇尾之貌。”《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秦重 又得亲炙一番,心中愈加疑惑。挑了油担子,洋洋的去。”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司閽者唤 林 入,见其行装暗淡,疑为抽丰之客,洋洋摇首。”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我合上书,又洋洋的走了出去,出门来一天星斗,我长吁一口气。”
(8).自得貌;喜乐貌。《古文苑·班固〈十八侯铭〉》:“洋洋丞相,势譎师旅。” 章樵 注:“洋洋,得意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巢大郎 已知 陈定 官司问结,放胆大了,喜气洋洋。”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气象一新,其乐洋洋。”
(9).感动貌。 唐 韩愈 《上宰相书》:“枯槁沉溺魁閎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
(10).无所归貌。《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王逸 注:“洋洋,无所归貌也。” 宋 司马光 《和王介甫烘虱》:“大者洋洋迷所适,奔走未停身已堕。”
同“ 养养 ”。 忧思貌。《礼记·中庸》:“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郑玄 注:“洋洋,人想思其傍僾之貌。”《尔雅·释训》:“悠悠、洋洋,思也。” 郭璞 注:“皆忧思。” 邢昺 疏:“《诗·邶风·二子乘舟》云:‘中心养养。’此皆想念忧思也。洋、养音义同。”  ——《漢語大詞典》
颂 ( 頌 ) sòng
颂 [ sòng ]
  1. 赞扬:~扬。歌~。~词。赞~。~古非今。
  2. 以颂扬为内容的文章或诗歌:祖国~。青春~。
  3. 祝愿:祝~。敬~大安。
  4. 中国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类。
借留 jiè liú
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唐 白居易 《乔弁可巴州刺史制》:“ 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 。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 。”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 借寇 ”。  ——《漢語大詞典》
二年
唐 杜甫 送韦书记赴安西 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
唐 皮日休 寄同年韦校书 二年疏放饱江潭,水物山容尽足耽。
唐 徐夤 自咏十韵 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
唐 李建勋 离阙下日感恩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宋 苏轼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骈字类编》
高廪
高大的米仓  ——《整理自网络》
趁时(趁時)chèn shí
亦作“趂时”。
(1).及时。 宋 陈造 《田家谣》:“饭熟何曾趂时喫,辛苦仅得蚕事毕。”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词:“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宣谕》:“三月,説与百姓每:趁时耕种,不要懒惰农业。”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四:“家务事没人料理,孩子没人打收管,猪和鸡喂得不趁时。”
(2).乘便,利用有利时机。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三出:“对此三春好景,就西郊这 丽春园 内沽卖香醪。一来趁时翫赏;二来恐遇得个情人,亦是天假其便。” 徐兴业 《金瓯缺》第二部第十五章:“他不是熬资格、磨岁月,按照年资辈分,稳步升到首辅地位的典型的首相,而是那种趁时邀利,平步登天的暴发户式的首相。”  ——《漢語大詞典》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1.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2.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3.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4.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5.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6.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7.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8.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9.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10.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1.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12.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13.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