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鼻观(鼻觀)bí guàn
(1).佛教观想法,谓观鼻端白。 宋 苏轼 《和黄鲁直烧香》之一:“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宋 黄庭坚 《题海首座壁》诗:“香寒明鼻观,日永称头陀。” 清 林如璋 《和村居杂咏》:“鼻观微参色相空,凉生苹末满亭风。”参见“ 鼻端白 ”。
(2).鼻孔。指嗅觉。 宋 陆游 《登北榭》诗:“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鍊句成。”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昏沉中似有奇香透入鼻观,遂苏,渐次復原。” 陈炜谟 《狼筅将军》:“粼粼的风,送来一阵阵院子里的花香,沁入我的鼻观,全身顿觉轻松多了。”
(3).以鼻闻之。 宋 朱熹 《梅花开尽不及吟赏感叹成诗聊贻同好》之二:“鼻观残香里,心期昨梦中。” ——《漢語大詞典》
(2).鼻孔。指嗅觉。 宋 陆游 《登北榭》诗:“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鍊句成。”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昏沉中似有奇香透入鼻观,遂苏,渐次復原。” 陈炜谟 《狼筅将军》:“粼粼的风,送来一阵阵院子里的花香,沁入我的鼻观,全身顿觉轻松多了。”
(3).以鼻闻之。 宋 朱熹 《梅花开尽不及吟赏感叹成诗聊贻同好》之二:“鼻观残香里,心期昨梦中。” ——《漢語大詞典》
了无(了無)liǎo wú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漢語大詞典》
分别 fēn bié
(1).区别;分辨。《荀子·王制》:“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虽 孔 墨 之材,不能分别。”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首更詔书,以开言路,分别邪正,进退其甚者十餘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鲁迅 《野草·狗的驳诘》:“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
(2).分头;各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郎中令 石建 为上分别言两人事。”《后汉书·袁安传》:“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餘家。” 元 耶律铸 《日将出》诗:“阴云夜合乾坤失,万象不能分别得。”《红楼梦》第四四回:“ 贾璉 又命 林之孝 将那二百银子入在流水帐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估计他们已走出很远,就分别在独立家屋和帐篷里投了几个手榴弹。”
(3).划分。《汉书·西域传下》:“后 乌就屠 不尽归诸翎侯民众, 汉 復遣 长罗侯 惠 将三校屯 赤谷 ,因为分别其人民地界。”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此天地所以分别区域,隔絶内外也。”
(4).差别;不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宋 李纲 《北归昼渡海风便波平尤觉奇绝》诗之二:“来时风浪夜喧惊,归去潮波枕席平。非是波神有分别,故教清昼看寰瀛。” 朱自清 《中国歌谣》:“本来歌谣都是原始的诗,从‘辞’而论,并无分别。”
(5).离别。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晋 陶潜 《拟古九首》诗之三:“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元 无名氏 《梧桐叶》第一折:“临歧分别,一旦恩情成断絶。”《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直送上船,方纔分别。” 峻青 《海啸》第三章八:“这次分别,下一次还不知什么时候见面呢。”
(6).佛教语。谓凡夫之虚妄计度。 唐 白居易 《答次休上人》诗:“禪心不合生分别,莫爱餘霞嫌碧云。”
(7).谓妄加区分。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漢語大詞典》
(2).分头;各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郎中令 石建 为上分别言两人事。”《后汉书·袁安传》:“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餘家。” 元 耶律铸 《日将出》诗:“阴云夜合乾坤失,万象不能分别得。”《红楼梦》第四四回:“ 贾璉 又命 林之孝 将那二百银子入在流水帐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估计他们已走出很远,就分别在独立家屋和帐篷里投了几个手榴弹。”
(3).划分。《汉书·西域传下》:“后 乌就屠 不尽归诸翎侯民众, 汉 復遣 长罗侯 惠 将三校屯 赤谷 ,因为分别其人民地界。”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此天地所以分别区域,隔絶内外也。”
(4).差别;不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宋 李纲 《北归昼渡海风便波平尤觉奇绝》诗之二:“来时风浪夜喧惊,归去潮波枕席平。非是波神有分别,故教清昼看寰瀛。” 朱自清 《中国歌谣》:“本来歌谣都是原始的诗,从‘辞’而论,并无分别。”
(5).离别。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晋 陶潜 《拟古九首》诗之三:“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元 无名氏 《梧桐叶》第一折:“临歧分别,一旦恩情成断絶。”《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直送上船,方纔分别。” 峻青 《海啸》第三章八:“这次分别,下一次还不知什么时候见面呢。”
(6).佛教语。谓凡夫之虚妄计度。 唐 白居易 《答次休上人》诗:“禪心不合生分别,莫爱餘霞嫌碧云。”
(7).谓妄加区分。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漢語大詞典》
想 xiǎng《國語辭典》
想 [ xiǎng ]
动- 思索、思考。如:「想办法」、「想不出所以然」。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套·离亭宴煞〉:「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 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结婚」、「想出国」。《文选·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 推测、猜度。如:「料想」、「推想」、「猜想」。《后汉书·卷七○·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 认为、觉得。如:「你想这样对不对?」、「我想你应该回家一趟。」
- 思念、怀念。如:「想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 似、像。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杜甫〈东屯月夜〉诗:「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 念头、意念。如:「梦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萧洒出尘之想。」
道人 dào rén
(1).有极高道德的人。《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 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稟高亮之纯粹,抗峻标以邈俗,虚灵机以如愚,不贰过而諂黷者,贤人也。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京房传》:“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 颜师古 注:“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 汉 桓谭 《新论》:“ 淮南王 之子娉迎道人作为金银。”
(3).道教徒;道士。《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傕 使公卿诣 汜 请和, 汜 皆执之,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 裴松之 注引《献帝起居注》:“ 傕 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宋史·吴元扆传》:“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 明 汤式 《风入松·寓意》曲:“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
(4).佛教徒;和尚。 汉 牟融 《理惑论》:“僕尝游 于闐 之国,数与沙门道士相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竺法兰 在 简文 坐, 刘尹 问:‘道人何以在朱门?’”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晋 宋 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 清 张锡祚 《赠涧上僧》诗:“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5).佛寺中打杂的人。《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喫。’”《西游记》第三六回:“那道人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鐘打勤劳的道人。’”参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道人道士之别》。 ——《漢語大詞典》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京房传》:“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 颜师古 注:“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 汉 桓谭 《新论》:“ 淮南王 之子娉迎道人作为金银。”
(3).道教徒;道士。《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傕 使公卿诣 汜 请和, 汜 皆执之,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 裴松之 注引《献帝起居注》:“ 傕 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宋史·吴元扆传》:“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 明 汤式 《风入松·寓意》曲:“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
(4).佛教徒;和尚。 汉 牟融 《理惑论》:“僕尝游 于闐 之国,数与沙门道士相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竺法兰 在 简文 坐, 刘尹 问:‘道人何以在朱门?’”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晋 宋 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 清 张锡祚 《赠涧上僧》诗:“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5).佛寺中打杂的人。《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喫。’”《西游记》第三六回:“那道人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鐘打勤劳的道人。’”参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道人道士之别》。 ——《漢語大詞典》
结心(結心)jié xīn
积聚于心;存于心中。《礼记·祭义》:“结诸心,形诸色。” 孔颖达 疏:“言思念深结积於心。”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徒以其能自託於先圣之典经,结心於夫子之遗训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伍子胥 ﹞三年自咎,不亲妻子,飢不饱食,寒不重綵,结心於 越 ,欲復其讎。” ——《漢語大詞典》
本来(本來)běn lái
(1).原来,向来。 三国 魏 曹操 《选举令》:“事本来臺郎统之,令史不行知也。” 唐 白居易 《白发》诗:“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宋 陆游 《题梁山军瑞丰亭》诗:“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 杨朔 《京城漫记》:“这地方在 北京 南城角,本来是京城有名的风景区。”
(2).指人本有的心性。《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你去走一遭,回来也误不了你的正果。但不可迷失了本来,堕入轮迴之内。”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心理之辟,尤在昧厥本来。”
(3).谓本有心性没有泯灭。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七:“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漢語大詞典》
(2).指人本有的心性。《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你去走一遭,回来也误不了你的正果。但不可迷失了本来,堕入轮迴之内。”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心理之辟,尤在昧厥本来。”
(3).谓本有心性没有泯灭。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七:“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漢語大詞典》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