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朝来访我欢相持,索我题诗说乡社。

金幼孜明代〕《何将军山林图诗

寰中山林无处无,奚独将军名最都。不因工部有佳句,后人那得知其故。

金川玉峡秀且奇,潭溪更在金川西。将军奕世远孙子,继承文采尤光辉。

名园绿水南塘麓,第五桥边富脩竹。真宰何年驱六丁,掇取灵区过潭曲。

石栏点笔听流莺,银甲金鱼旧日情。四时佳致宛犹昨,一段胜景真天成。

何郎意度尤潇洒,貌取山林入图画。朝来访我欢相持,索我题诗说乡社。

临风濡毫为写之,却忆故山劳梦思。濠梁谷口未应远,白云流水还相期。

明当乞假向天子,锦衣快着归乡里。预拟山林作胜游,马蹄踏遍烟霞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朝来访相持题诗乡社

朝来(朝來)zhāo lái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漢語大詞典》
访 ( 訪 ) fǎng
访 [ fǎng ]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
  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欢 ( 歡 ) huān
欢 [ huān ]
  1. 快乐,高兴:~乐。~庆。~会。~快。~颜。尽~而散。郁郁寡~。
  2.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新~旧识。
  3. 活跃,起劲,旺盛:~蹦乱跳。~实。机器转得真~。
相持 xiāng chí
(1).双方对立、争持,互不相让。《战国策·魏策四》:“ 秦 、 赵 久相持於 长平 之下而无决。”《陈书·高祖纪上》:“我师已老,将士疲劳,歷岁相持,恐非良计。” 宋 苏轼 《试馆职策题》之三:“此三者皆安危之所係,利害相持而未决者也。” 徐迟 《在高炉上》:“人都疲倦透顶,情绪越来越低,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2).互相扶持、抱持。《韩诗外传》卷二:“羣臣皆相持而歌。” 宋 苏轼 《王中父哀词》:“ 軾 自 黄州 量移 汝海 ,与 中父 之子 沇子 相遇於 京口 ,相持而泣。”《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母 ﹞见了 尤氏 婆媳,不免又相持大痛一场。”
(3).互相依存。《韩非子·功名》:“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求天数之微莫若於人,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四十二,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
(4).互相牵制。《北史·周室诸王传论》:“料其轻重,间以亲疏,首尾相持,远近为用,使其位足以扶危,其权不能为乱。”
(5).相打;交战。《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也不回话,照面一拳。 刘官人 侧身躲过,便起身与这人相持。”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今差贼将 王彦章 ,领十万军兵搦俺相持。”《西游记》第四三回:“这泼邪!果然无状。且不要教 孙大圣 与你对敌,你敢与我相持么?”  ——《漢語大詞典》
索 suǒ《國語辭典》

索 [ suǒ ]

  1. 粗繩或粗鐵鍊。如:「麻索」、「鐵索」。《列子·天瑞》:「鹿裘帶索,鼓琴而歌。」《楚辭·賈誼·惜誓》:「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2. 姓。如晉代有索靖。
  1. 搓、絞緊。《楚辭·屈原·離騷》:「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淮南子·主術》:「制觡伸鉤,索鐵歙金。」
  2. 探求、搜尋。如:「搜索」、「摸索」。《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詩:「倒海索明月,凌山採芳蓀。」
  3. 討、要。如:「索求」、「來函索取」。《韓非子·說林上》:「索救而得,今子有憂色何也?」《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馥懷懼,從紹索去,往依張邈。」
  1. 獨、散。如:「離群索居」。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2. 蕭條、寂寞。如:「興味索然」、「索然無味」。

索 [ suó ]

  1. 參見「索性」(二)​條。
题诗(題詩)tí shī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漢語大詞典》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乡社(鄉社)xiāng shè
      (1).犹乡里,故乡。 宋 张先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暂 武林 分閫,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 金 元好问 《聚仙台夜饮》诗:“乡社情亲旧,仙台姓字新。” 清 蒲松龄 《重阳前一日作》诗:“腊底春前当何似?于今乡社已流离。”
      (2).同乡士子会文的结社。 清 彭定求 《五人墓》诗:“重看俎豆登乡社,尚想干掫捍党魁。” 清 魏源 《〈书古微〉例言中》:“乡会之程墨,乡社之房稿,定待闲在之选本,皆至於汗牛充栋而不可极。”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