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廉颇李牧何时出,朔漠秋高杀气寒。

吕敦礼清代〕《感怀次邱仙根工部粤台秋唱原韵

竹帛书勋愿莫酬,一衿萧瑟冷经秋。英雄割据争蜗角,世态炎凉幻蜃楼。

北伐单于闻失道,南征荆楚报沉舟。中兴家国多戎马,垂死馀悲记陆游。

十年晦朔异中华,寥落荒城宿晚鸦。童丱已乘徐福舶,使星无复博望槎。

筹边枉费屯田策,弃地浑如大漠沙。遗老尚存思旧泽,崦嵫日暮奈西斜。

板荡乾坤值播迁,燕都鼎沸热纷然。萧条辇路鸣班马,呜咽宫梧泣暮蝉。

复霸文公无雉得,要盟郑伯有羊牵。关门柳色摇青处,小驻銮舆感昔年。

罢停科举陋浮词,海上琴音是我师。绝域张骞新凿空,诸生何武漫称诗。

争攻孔教戈操室,一染欧风气吐蜺。学界盛衰关国运,中原北望寄幽思。

高飞远避北山罗,匿迹销声计转多。文武衣冠非曩昔,乡关岁月易蹉跎。

丛残黄卷閒披读,憔悴青衫自放歌。数亩荒园栖遁久,神驹局促志难磨。

矍铄何人老据鞍,抟风一击落霜翰。只知纸上谈兵易,那觉军前却敌难。

恨海尾闾波未泄,穷边瓯脱地非宽。廉颇李牧何时出,朔漠秋高杀气寒。

去岁沈阳战衅开,从军万卒入泉台。江山暗坠他人手,烽火重燃未死灰。

历代寝门灵尽泣,旁观壁上将谁才。辽河流水声呜咽,壮丽皇都没草莱。

酷爱风流阮步兵,呼僮沽酒破愁城。鲸波历历平何日,鲲岛茫茫寄此生。

乱后家山沦异域,时艰朝野拥虚声。一身自笑如王猛,晋室倾心最有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廉颇何时朔漠秋高杀气

廉颇 lián pō
赵国的名将,多次打败秦军  ——《整理自网络》
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1.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2.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牧 mù《國語辭典》

牧 [ mù ]

  1. 放饲牲畜。如:「牧牛」、「牧羊」。唐·杜甫〈新安吏〉诗:「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2. 修养。《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3. 治理、统治。《荀子·成相》:「请牧祺,明有基。」《新唐书·卷一一八·裴潾传》:「陛下以孝安宗庙,以仁牧黎庶。」
  1. 放饲牲畜的人。《左传·昭公七年》:「马有圉,牛有牧。」唐·段文昌〈平淮西碑〉:「牧除害马,农去蟊贼。」
  2. 放养牲畜的地方。如:「牧场」、「牧地」。
  3. 畜牧业的简称。如:「农、林、渔、牧」。
何时(何時)hé shí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朔漠 shuò mò
北方沙漠地带。《后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於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 紫臺 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 清 王韬 《答强弱论》:“ 元 明 版图,迥逾朔漠。”  ——《漢語大詞典》
秋高 qiū gāo
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漢語大詞典》
杀气(殺氣)shā qì
(1).犹阴气;寒气。《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杀气浸盛,阳气日衰。”《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处北地,寒,杀气早降。” 唐 李昌符 《书边事》诗:“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袁国平 《和毛主席〈长征〉诗》:“ 金沙 大渡 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
(2).杀伐的气氛。借指战事或战斗。 唐 杜甫 《北风》诗:“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军罢战,马添膘,杀气散,阵云消。”《秦併六国平话》卷下:“二将场中宛转,杀气腾空。”
(3).凶恶的神气。《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公孙黑 官职又空,面貌又美,只是带些杀气。”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坐在铁甲车上,满脸的杀气。”
(4).犹出气。发泄气愤。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我受了一天的累,临完拿我杀气呀。”  ——《漢語大詞典》
寒 hán《國語辭典》

寒 [ hán ]

  1. 冷。如:「酷寒」、「御寒」、「饥寒交迫」、「天寒地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穷困。如:「贫寒」、「家境清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3. 卑贱。如:「寒门」、「寒儒」。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3.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寒朗。
  1. 使受冷。《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 战栗、害怕。如:「心寒」、「胆寒」。《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3. 终止、停止。《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晋·杜预·注:「寒,歇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