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新晴破积阴,天宇豁开颜。

阳枋宋代〕《过九江望见庐山立雪一峰和全父弟韵

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

新晴破积阴,天宇豁开颜。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

准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饱谙风月归,庶几无虚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新晴积阴天宇开颜

新晴 xīn qíng
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漢語大詞典》
破 pò《國語辭典》

破 [ pò ]

  1. 毁坏、使碎裂。如:「家破人亡」、「破斧沉舟」。《荀子·劝学》:「风至笤折,卵破子死。」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突破、破除。如:「破戒」、「破纪录」。《红楼梦·第一回》:「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3. 击败、攻下。如:「破城」、「大破敌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4. 剖开、劈开。如:「势如破竹」、「乘风破浪」、「将西瓜破成两半。」
  5. 剖析、分析。参见「破题 」条。
  6. 揭穿,使真相大白。《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一似你先时破我的肉是狗肉,几乎教我不撰一文。」《老残游记·第五回》:「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
  7. 花费、消耗。如:「破财」、「破费」。唐·温庭筠〈苏小小歌〉:「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8. 尽、穷尽。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 使完整的东西受到损坏而不完整。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0. 穿、透、揭穿。如:「识破」、「点破」、「说破」、「一语道破」、「看破红尘」。
  1. 形容受到损坏而残破的东西。如:「破船」、「破鞋」、「破布」。
  2. 差劲、低劣。如:「他的数学非常破。」、「你这套破理论少说为妙,免得被人嘲笑。」
  1. 唐宋燕乐大曲的后半部。其中以舞蹈为主,乐器伴奏,或有歌唱。因其节拍急促繁碎,故称为「破」。唐·白居易〈卧听法曲霓裳〉诗:「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 时。」《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 媚的破儿。」也称为「曲破」。
积阴(積陰)jī yīn
(1).谓阴气聚集。《文子·上仁》:“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淮南子·天文训》:“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2).指酷寒之气。《汉书·晁错传》:“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其性能寒。” 唐 韩偓 《火蛾》诗:“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 清 金农 《题方氏池上壁》诗:“凭栏送远目,积阴生陂塘。”
(3).犹久阴。 宋 苏轼 《答仲屯田次韵》:“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宋史·五行志一下》:“﹝ 隆兴 ﹞二年六月,积阴弥月。”
(4).谓积阴德。 杨朔 《雪花飘飘》:“ 百岁妈 急忙爬上去拦住说:‘老总,你抬抬手,给留下这点吃的吧!权当积阴积德,赏给我们娘儿俩一口饭。’”  ——《漢語大詞典》
天宇 tiān yǔ
(1).天空。 晋 左思 《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 唐 刘禹锡 《有僧言罗浮事》诗:“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东坡 公昔与客游 金山 ,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当知神龙变化之妙:小则入乎微罅,大则腾乎天宇。” 鲁迅 《野草·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2).京都。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宋书·傅亮传》:“﹝ 傅亮 ﹞曰:‘伏闻恩旨,赐拟 东阳 ,家贫忝禄,私计为幸,但凭廕之愿,实结本心,乞归天宇,不乐外出。’” 太平天囯 黄从善 《建天京于金陵论》:“统四海皆为兄弟,居天宇者宜尽天事之勤。”
(3).犹天下。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张志民 《你与太行同高》诗:“为什么这偌大的天宇,竟容不下你一声不平的呼喊?”  ——《漢語大詞典》
豁 huō/huò/huá《國語辭典》

豁 [ huō ]

  1. 割裂、裂开。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2. 拼、舍弃、牺牲。如:「豁出生命」、「豁著命干」。
  1. 残缺、缺损。如:「豁嘴」、「豁唇子」。

豁 [ hè ]

  1. 参见「豁亮 」条。

豁 [ huò ]

  1. 通敞的山谷。《说文解字·谷部》:「豁,通谷也。」
  1. 舒张、舒展。宋·陆游〈暮秋遣兴〉诗:「如虹壮气终难豁,安得云涛万里舟。」《资治通鉴·卷二八○·后晋纪一·高祖天福元年》:「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 」
  2. 排遣、发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水浒传·第五七回》:「先杀你这个秃驴,豁我心中怒气。」
  3. 免除。如:「豁免粮捐」、「豁免罪犯」。
  4. 不顾、舍弃。如:「豁出性命」。
  1. 开朗、宽敞。《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再进数步,渐向此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薨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1. 开通、开阔。如:「豁达」、「豁然」。《史记·卷八·高袓本纪》:「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2. 很快、一下子。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一折》:「每常我听得绰的说个女婿,我早豁的离了坐位。」

豁 [ huá ]

  1. 参见「豁拳 」条。
开颜(開顔)kāi yán
(1).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四折:“想人生百年能有几,要博个开颜日。” 巴金 《秋》三:“‘三表妺,你倒比 枚表弟 还着急,’ 琴 噗嗤笑道,连 芸 也开颜笑了。”
(2).修饰容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