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两语垂训,风俗反淳。

王柏宋代〕《桐花

瀫水之西,巍然一峰。是曰道坚,翔舞而东。林峦蓊蔚,丘壑浑融。

雍雍聚落,惟金之宗。五世积累,钟此散翁。散翁颀颀,生有异质。

学敏而博,心广而实。乃孝乃睦,乃大其识。教子一经,维宽而栗。

教人尽己,维久无斁。选举法坏,取士以文。决于一夫,升沈遂分。

良才美德,所甘隐沦。负我求我,负人非人。两语垂训,风俗反淳。

我之识翁,因翁二子。典刑是亲,翼翼亹亹。曾不几见,翁遽不起。

我来哭翁,亦已晚矣。匍匐之义,真可愧死。我既哭翁,亦相佳城。

千嶂矗矗,万壑沄沄。一丘永閟,昭明上征。万壑沄沄,千嶂矗矗。

子子孙孙,载昌载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垂训风俗反淳

两 ( 兩 ) liǎng
两 [ liǎng ]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4. 说:细~。低~。
语 [ yù ]
  1. 告诉:不以~人。
垂训(垂訓)chuí xùn
垂示教训。《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諫以明节。” 刘良 注:“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先王垂训,开端中人。” 明 李贽 《答马历山书》:“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 清 陈炽 《〈盛世危言〉序》:“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空文垂训,道可传而器不可传。”  ——《漢語大詞典》
风俗(風俗)fēng sú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 洛阳 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 中国 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
(2).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漢語大詞典》
反淳
唐太宗诗浇俗庶反淳  ——《韵府拾遗 真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