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元结唐代〕《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佳木异竹垂阴

佳木 jiā mù
犹言美木,嘉树。 汉 王粲 《柳赋》:“元子从而抚军,植佳木于兹庭。”《新唐书·王涯传》:“别墅有佳木流泉,居常书史自怡。” 宋 范成大 《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诗:“嶢峰俯前荣,佳木秀诸院。” 峻青 《秋色赋·焦裕禄的光辉》:“他透过那大雪纷飞朔风凛冽的寒冬季节,看到了佳木葱茏瑞木竞秀的春天。”  ——《漢語大詞典》
异竹(异竹)
皮日休新竹诗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一架三百本绿沉森冥冥  ——《分类字锦》
垂阴(垂陰)chuí yīn
亦作“ 垂荫 ”。 树木枝叶覆盖形成阴影。亦指树木枝叶覆盖的阴影。 汉 张衡 《西京赋》:“吐葩颺荣,布叶垂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门内有樟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疎,垂荫数畮。”《南齐书·刘祥传》:“故坠叶垂荫,明月为之隔辉;堂宇留光,兰灯有时不照。”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都堂南门道中,有古槐,垂阴至广。”  ——《漢語大詞典》
相 xiāng/xiàng《國語辭典》

相 [ xiāng ]

  1.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1.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1.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 [ xiàng ]

  1.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2.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3.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4.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5.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1.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2. 职官名:➊ ​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4.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荫 ( 蔭 ) yīn/yìn
荫 [ yīn ]
     ◎ 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阴影:树~。
荫 [ yìn ]
     ◎ 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