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须臾剑壑暝,素月流绀殿。

李流芳明代〕《三月十三夜同陆大无界待月虎丘得殿字

清游及佳辰,载酒出芳甸。日落风气高,晴郊绿初遍。

入寺踏清阴,登高揽葱茜。须臾剑壑暝,素月流绀殿。

林影散积雪,石光摇匹练。鼓罢扬清歌,人开出素面。

此时人境空,喧寂同一善。低回洵可乐,去留亦无恋。

吾侪区中人,踪迹辘轳转。今日与明日,时乎会有变。

空怀买山期,坐受尘网罥。百年春几逢,一春月几见。

春月此丘中,契阔共谈宴。我唱子可和,涤子端溪研。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须臾剑壑素月绀殿

须臾(須臾)xū yú
(1).优游自得。《仪礼·燕礼》:“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文选·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须臾以相羊。”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须臾、相羊,皆游也。”一本作“ 逍遥 ”。
(2).从容,苟延。《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 项王 尚存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须臾’与《中庸》‘道不可须臾离’异义。须臾,犹从容,延年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从容至今不死者,以 项王 尚存也。《汉书·贾山传》:‘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少须臾’即少从容,亦延年之意也。故《武五子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 张晏 曰:‘不得復延年也。’从容、须臾,语之转耳。”
(3).片刻,短时间。《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瞬息须臾》:“瞬息、须臾、顷刻,皆不久之辞,与释氏‘一弹指间’,‘一刹那顷’之义同,而释书分别甚备……又《毗曇论》云:‘一刹那者翻为一念,一怛刹那翻为一瞬,六十怛刹那为一息,一息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摩睺罗,翻为一须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我劳心数年,提兵十万,深入敌境,克在须臾。” 清 李渔 《巧团圆·全节》:“小小一枝箭,发出如雷电;陵谷转沧桑,世界须臾变。”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
(4).古代阴阳家的一种占卜术。《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 李贤 注:“须臾,阴阳吉凶立成之法也。今书《七志》有 武王 《须臾》一卷。”  ——《漢語大詞典》
剑壑(剑壑)
唐 沈亚之 虎丘山真娘墓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  ——《骈字类编》
暝 míng《國語辭典》

暝 [ míng ]

  1. 幽暗、昏暗。宋·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词:「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2. 天晚的。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暝 [ mìng ]

  1. 夜。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诗:「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1. 入暮。《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素月 sù yuè
皓月,明月。 晋 陶潜 《杂诗》之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唐 杜甫 《湖城遇孟云卿》诗:“照室红炉簇曙光,縈窗素月垂秋练。” 宋 辛弃疾 《永遇乐》词:“待行过溪桥,夜半更邀素月。” 明 刘纯熙 《日暮》诗:“牛羊下日夕,素月柴门生。” 清 周亮工 《华林寺》诗:“欲建小亭延素月,频移曲几就青山。”  ——《漢語大詞典》
流 liú《國語辭典》

流 [ liú ]

  1. 水的通稱。《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 像水流的東西。如:「氣流」、「暖流」、「電流」、「車流」。
  3. 派別。如:「九流十家」。《漢書·卷一○○·敘傳下》:「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
  4. 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1. 移動。如:「人口外流」。《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溼,火就燥。」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 留傳、散布。如:「流芳萬世」。《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3. 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4. 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5. 放縱。《國語·晉語一》:「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獲追鑒。」
  1.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民」。
  2.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年」。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3. 意外的、不明來處的。如:「流矢」、「流彈」。
  4. 沒有根據的。如:「流言」、「流譽」。
绀殿(紺殿)gàn diàn
指佛寺。 隋 江总 《幡赞》:“光分紺殿,采布香城。” 唐 崔日用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紫宸欢每洽,紺殿法初隆。” 清 曹寅 《唐县开元寺》诗:“紺殿尽頽花亦萎,更谁墙缺补春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