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榜文争看乖崖押,士类欢呼常衮来。

王义山宋代〕《送允中斋王参政入闽

未到三山声已雷,此行正好趁海开。
榜文争看乖崖押,士类欢呼常衮来。
不信闽中能独占,要令天下总春回。
江西争得公来定,只怕朝家有诏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榜文士类欢呼

榜文 bǎng wén
告示。《朱子语类》卷七八:“《典》《謨》之书,恐是曾经史官润色来,如《周誥》等篇,只似如今榜文晓諭俗人者。”《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 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 方六 一看见榜文如此,心里大喜。”  ——《漢語大詞典》
争 ( 爭 ) zhēng《國語辭典》
  1. 「争 」的异体字。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乖 guāi《國語辭典》

乖 [ guāi ]

  1. 彆扭、性情怪異。如:「乖僻」、「乖戾」。
  2. 形容懂事、聽話。如:「乖巧」、「這孩子真乖!」
  1. 違背、不合。如:「名實相乖」。唐·韓愈〈五箴·行箴〉:「行與義乖,言與法違。」
  2. 分離。《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漢使兩使者,一弔單于,一弔右賢王,欲以乖國。」《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鸞鳳久乖,圓在今夕。」
  1. 聰明、機伶。如:「賣乖」、「上一次當,學一次乖。」《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原來如此!這樣辦法,俺也學著個乖了。」
崖 yá《國語辭典》

崖 [ yái ]

  1. 山边或高地陡峭的边沿。唐·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攀崖复缘涧,遂造幽人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上·粤西游日记三》:「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
  2. 边际。《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又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押 yā《國語辭典》

押 [ yā ]

  1. 以财物作为保证,抵借财物。如:「抵押」、「典押」、「早上借扩音器时,把学生证押在视听中心了。」《红楼梦·第七二回》:「把我那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
  2. 拘留。《水浒传·第五三回》:「取一面大枷钉了,押下大牢里去。」
  3. 跟随看管。《老残游记·第二○回》:「将许吴二人都用绳子缚了,陶三押著解到历城县衙门口来。」
  4. 掌管。《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中书舍人)​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辽史·卷五一·礼志四》:「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毕,卷班。」
  5. 压制、搁置。如:「公文押在他手里。」
  6. 下赌注。如:「押宝」。

押 [ yá ]

  1. 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签署。《水浒传·第六回》:「次早,清长老升法座,押了法帖,委智深管菜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待敝友们都押了花字,一同作个见证。」
  1. 在文件或簿册上所签的名字或符号,以用作证明。如:「画押」、「签押」。《红楼梦·第一二回》:「他两个作好作歹,只写了五十两银子,画了押。」
士类(士類)shì lèi
文人、士大夫的总称。《后汉书·宦者传·孙程》:“臣生自草茅,长於宫掖,既无知人之明,又未尝交知士类。”《晋书·袁耽传》:“ 耽 字 彦道 ,少有才气,俶儻不覊,为士类所称。”《新唐书·元稹传》:“然其进非公议,为士类訾薄。” 鲁迅 《热风·所谓“国学”》:“还有茶商盐贩,本来是不齿于‘士类’的,现在也趁着新旧纷扰的时候,借刻书为名,想挨进遗老遗少的‘士林’里去。”  ——《漢語大詞典》
欢呼
也作欢呼,欢声争呼  ——《整理自网络》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1.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2. 姓。如汉代有常惠。
  1.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2.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1.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2.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衮 ( 袞 ) gǔn《國語辭典》
  1. 「袞 」的異體字。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