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悬疣附赘(懸疣附贅)xuán yóu fù zhuì
比喻累赘无用之物。语本《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县疣,......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惜也附以 穰苴 纵横诡诞之习,参伍於仁义礼乐之中,悬疣附赘,特已甚焉。”亦省作“ 悬疣 ”、“ 悬附 ”。 宋 陆游 《秋兴》:“此世极知同逆旅,吾身亦自是悬疣。” 明 唐顺之 《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故洲之争未已,而新洲之争又起,於是 丹徒 之视 芦洲 ,如悬疣枝指之着体。”《红楼梦》第七八回:“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 ——《漢語大詞典》
夜惊(夜惊)
史记周勃世家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夜齐书高帝纪与黑蠡拒战自晡达明旦矢石不息其 大雨鼓叫不复相闻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太祖秉烛正坐厉声呵止之如此者数四 宋史燕懿王德昭传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自任士林蟠松赋剑津之吏照水夜惊长房之竹腾波 驾 李嘉祐送裴员外诗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方干自缙云赴郡叙事诗见昼怯下 ——《骈字类编》
失 shī《國語辭典》
失 [ shī ]
动- 丢掉、遗落。如:「丧失」、「遗失」、「失而复得」、「失魂落魄」。
- 错过、纵放。如:「错失良机」、「机不可失」。
-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 违背、不合乎。如:「失常」、「失态」、「失礼」。
- 错误。如:「过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立 lì《國語辭典》
立 [ lì ]
动- 直身站著。如:「站立」、「立正」。《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
- 竖起。如:「竖立」、「立竿见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又将两扇门立在墙边,先去吹灭了灯火。」
- 设置。如:「立庙」、「私立小学」。《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 制定、订定。如:「立法」、「立案」、「立宪」。
- 建树、成就。如:「立威」、「三十而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存在。如:「独立」、「誓不两立」。
- 即刻。如:「立刻」。《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剑坚,故不可立拔。」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立如子。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使 shǐ《國語辭典》
使 [ shǐ ]
动- 命令、派遣。《左传·桓公五年》:「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水浒传·第八五回》:「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绝根本。」
- 让、以致于。《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唐·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役用、役使。《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晋·范宁〈为豫章临发上疏〉:「古之使人,岁不过三日;今之劳扰,殆无二日休停。」
- 可、行、做。如:「使不得」。《红楼梦·第九六回》:「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如要看全,也不过一百多钱,倘若租看,亦使得。」
- 用。《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至少也得几百块钱,少了不够使的。」
- 放纵、放任。如:「使性子」。
- 出使。《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奉命到外国执行任务或留驻的外交长官。如:「大使」、「公使」。
- 假设、如果。《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汉·王充《论衡·祀义》:「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尽。」
使 [ shì ]
名- (一)、
- 之又音。
笑语(笑語)xiào yǔ
(1).谈笑,说笑。 唐 贾岛 《喜雍陶至》诗:“今朝笑语同,几日百忧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众女眷或在前,或在后,大家一头笑语,一头行走。” 茅盾 《子夜》十七:“接着就是错杂的笑语和高跟鞋响。”
(2).玩笑的话。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与人有畛域,不为戏狎,人得一笑语,重於金帛之赐。” ——《漢語大詞典》
(2).玩笑的话。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与人有畛域,不为戏狎,人得一笑语,重於金帛之赐。” ——《漢語大詞典》
开嚬(開嚬)kāi pín
舒展双眉。指高兴。 隋 薛道衡 《豫章行》:“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復临窗望早春。” ——《漢語大詞典》
呻 shēn《國語辭典》
呻 [ shēn ]
动- 吟诵、吟咏。《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
- 因身心痛苦而由口中发出声音。如:「呻吟」、「呻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