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秋风一吹阵脚动,跳梁舂击声鏦铮。

姚勉宋代〕《观风马

檐间铁马何威狞,霜刀雪剑争鲜明。
秋风一吹阵脚动,跳梁舂击声鏦铮。
何时真提十万兵,金戈铁甲相磨鸣。
缚俘斩馘墟龙庭,归来马后笳鼓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秋风一吹阵脚跳梁舂击鏦铮

秋风(秋風)qiū fēng
(1).秋季的风。 汉武帝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 杜甫 《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秋风嫋嫋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 明 沈榜 《宛署杂记·街道》:“每初僉及年终,置酒邀会,每家银三五分,则曰打网,曰秋风。”《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参见“ 打秋风 ”。
(3).蟋蟀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蟋蟀》:“《清异録》: 汉 龙驤子 名 卭 ,讳之,呼蛩曰秋风。”  ——《漢語大詞典》
一吹
唐 白居易 新乐府 骠国乐 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骈字类编》
阵脚(陣脚)zhèn jiǎo
(1).指所摆的阵的最前方。 宋 李新 《观梁辅之晓阅》诗:“风吹细柳旗形转,日过寒谿阵脚斜。”《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惇 令 于禁 、 李典 押住阵脚,亲自出马阵前。”《英烈传》第二三回:“两边站定了阵脚,这场廝杀,实是惊人。”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八章:“ 志勇 这‘回马枪’冲着堵击的敌人屁股一扫,敌人乱了阵脚。”
(2).比喻斗争双方的态势。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七:“ 唐子方 始弹 张尧佐 ,与諫官皆上疏,及弹 文公 ( 彦博 ),则 吴奎 畏缩不前,当时为拽动阵脚。” 徐迟 《牡丹》六:“一个缺口打开后,就不容易守住阵脚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五章:“ 萧长春 继续说:‘明天开会,要有人再挑头提粮食问题,咱们也别顺着他们的意思顶牛了,要压住阵脚,先引着他们商量生产,由生产再联上粮食的事儿,这样就不会乱了。’”  ——《漢語大詞典》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辄得咎。
跳梁 tiào liáng
见“ 跳踉 ”。  ——《漢語大詞典》
舂击(舂擊)chōng jī
冲击。《魏书·房崇吉传》:“ 崇吉 设土蕇方梁,下相舂击,不时克殄。”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三:“上下一次,略等脉搏二十六次,一分钟间尚不能舂击三次也。”  ——《漢語大詞典》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鏦铮(鏦錚)cōng zhēng
(1).象声词。形容金属等物相击声。 清 徐芳 《城门高》诗:“至今寂寞扁舟夜,时闻鏦錚铁马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日於人马往来之衝,召集工匠,斧锯鏦錚,一似旦暮将有戒严之举。”
(2).形容水声。 清 钱谦益 《复介石书院记》:“观太僕之缔构,寒泉鏦錚,如聆其清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