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学到唐人超绝处,前身便是武元衡。

胡仲弓宋代〕《题武适安宁卷

听琴未了听吟声,泻出冰壶一片清。
学到唐人超绝处,前身便是武元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唐人超绝前身便是武元

学 ( 學 ) xué
学 [ xué ]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1.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2.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1.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1.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唐人 táng rén
(1).指 唐 代人。《宋史·文苑传六·米芾》:“冠服効 唐 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
(2).指 中国 人。 元 吴鉴 《〈岛夷志略〉序》:“自时厥后, 唐 人之商贩者,外蕃率待以命使臣之礼。”《明史·外国传五·真腊》:“ 唐 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昔予在礼部,见四译进贡之使,或谓 中国 为汉人,或曰 唐 人。谓 唐 人者,如 荷兰 暹罗 诸国。盖自 唐 始通 中国 ,故相沿云尔。” 闻一多 《洗衣歌》:“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肯下贱的只有 唐 人不成?”又,华侨或亦自称 唐 人。  ——《漢語大詞典》
超绝(超絶)chāo jué
(1).超越,远远胜过。《六韬·武骑士》:“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絶伦等……名曰武骑之士。”《陈书·周迪传》:“富贵隆赫,超絶功臣。”《法苑珠林》卷四八:“身体殊异,超絶餘人。” 清 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 清少 年二十,作为歌诗,洒然超絶於寻常人。”
(2).超群绝伦;出众。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惟弹棊之嘉巧,邈超絶其无儔。”《旧唐书·薛登传》:“武艺超絶,文锋挺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二戴》:“ 戴本孝 ,字 务旃 , 和州 人,诗画皆超絶。”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七:“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处 [ chù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前身 qián shēn
(1).佛教语。犹前生。《晋书·羊祜传》:“ 祜 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 祜 即诣邻人 李氏 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 李氏 悲惋。时人异之,谓 李氏 子则 祜 之前身也。” 唐 白居易 《昨日复今辰》诗:“所经多故处,却想似前身。”《红楼梦》第一○三回:“离别来十九载,面色如旧,必是修炼有成,未肯将前身説破。”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第十章第二节:“ 陶弘景 虽然是道教徒,但他晚年宣扬自己前身是佛教中的 胜力菩萨 投胎下凡来渡众生的。”参见“ 前生 ”。
(2).指事物演变中原来的组织形态或名称。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农民--这是 中国 工人的前身。” 巴金 《家》六:“只要能够买到的他们都买了,甚至《新青年》的前身《青年杂志》也被那个老店员从旧书堆里检了出来送到他们的手里。” 马南邨 《燕山夜话·北京劳动群众最早的游行》:“当时煤窑的出现毕竟是一种新鲜事物,那些窑主们毕竟是后来的资产阶级的前身,那些窑工们也毕竟是后来的无产阶级的前身。”
(3).上衣、袍子等前面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
便是 biàn shì
(1).即是,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僕便是鬼。’”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若祗以平日之所飫闻习见者为平常,而以其罕闻骤见者为怪异,则怪异平常便是两事,经世出世便是两心。”
(2).即使;纵然。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便是 熊渠 、 养由基 、 李广 主名不审,无害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婚姻大事,儿女亲情,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红楼梦》第四九回:“便是不会,也没难处。” 鲁迅 《集外集·〈穷人〉小引》:“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
(3).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离了他家门便是。”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小可 曹州 人氏 贾仁 的便是。”《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布衣 近日馆于舍亲 卜 宅,尊客过问,可至浮桥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
(4).只因为。《水浒传》第二一回:“那老儿见是 宋江 来,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来得早?’ 宋江 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道;‘娘子如何在此?’ 白娘子 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 青青 回家,取伞和脚下。又见晚下来。望官人搭几步则个。’”
(5).正是。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三:“鐘声欲絶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漢語大詞典》
武元 wǔ yuán
(1). 汉武帝 、 汉元帝 的并称。《后汉书·皇后纪论》:“自 武 元 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
(2). 金 王朝女真族之 完颜 部。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武元 平 宋 地, 殷 礼杂宗 姬 。”  ——《漢語大詞典》
衡 héng《國語辭典》

衡 [ héng ]

  1. 置於車轅前端的橫木。《論語·衛靈公》:「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中》:「衡,轅前橫木,縛軛者也。」
  2. 秤,量輕重的器具。《荀子·禮論》:「衡誠縣矣,則不可欺以輕重。」《文選·張衡·東京賦》:「同衡律而壹軌量,齊急舒於寒燠。」三國吳·薛綜·注:「衡,稱也。軌,法。」
  3. 眉目之間。《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胡老乃揚衡含笑,援琴而歌。」《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4.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因位於魁與斗杓之間,故以為斗的中央。《文選·張衡·東京賦》:「攝提揮衡,徐至於射宮。」三國吳·薛綜·注:「攝提有六星,玉衡,北斗中星,主迴轉。」
  5. 大陸地區衡山的簡稱。為五嶽之一。唐·王勃〈滕王閣序〉:「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6. 姓。如漢代有衡咸。
  1. 量輕重。《墨子·經說下》:「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二》:「物勝權而衡殆,形過鏡則照窮。」
  2. 斟酌、考量。如:「衡情度理」、「權衡得失」。
  3. 違抗、拂逆。《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豈非逆天之咎徵,衡大之明鑒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