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归隐南峰峰下宅,纵谈今日岂无僧。

董嗣杲宋代〕《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晚来抱懒炙孤灯,临水禅楼独自登,
鸟道草深云宛宛,鱼湖波定月澄澄。
诗联呈佛方堪读,俗语污人不可应。
归隐南峰峰下宅,纵谈今日岂无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归隐南峰下宅纵谈今日

归隐(歸隱)guī yǐn
回家隐居。 唐 李洞 《送轩辕先生归罗浮》诗:“旧山归隐浪摇青,緑鬢山童一帙经。”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白髮未成归隐计,青衫儻有济时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  ——《漢語大詞典》
南峰
元 黄溍 题莫氏山庄图 施移小隐傍南峰,远有咸平处士风。
元 萨都剌 访石城白岩上人 遥想南峰叟,天寒补衲裙。
元 宋无 月上人还西湖 南峰归度夏,旧业在烟霏。  ——《骈字类编》
峰 fēng《國語辭典》

峰 [ fēng ]

  1. 高而尖的山头。如:「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2.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如:「驼峰」、「波峰」。
下宅
狄遵度凿二江赋民降丘而下宅兮若蚁聚而蜂屯  ——《骈字类编》
纵谈(縱談)zòng tán
亦作“ 纵谭 ”。 犹畅谈。谓毫无拘束地谈论。 唐 权德舆 《酬别蔡十二见赠》诗:“中饮见逸气,纵谈穷化元。”《明史·文苑传四·徐渭》:“ 渭 角巾布衣,长揖纵谈。”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闻 曾文正公 每日必有一小时与幕府纵谭。”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两个人山南海北地纵谈着,不觉谈到家事上来。”  ——《漢語大詞典》
今日 jīn rì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漢語大詞典》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岂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僧 sēng《國語辭典》

僧 [ sēng ]

  1. 和尚,出家修行的人。如:「老僧入定」。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 姓。如唐代有僧可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