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剑峰摩碣石,沧海揖之罘。

张子翼明代〕《明远楼宴文学李半沙博士王雪溪用楼字韵

坐宴独当午,舒怀共上楼。万山收伏暑,一叶报初秋。

海宇晴烟阔,乾坤翠黛浮。村舂藜径小,江畛麦云稠。

井灶千家晓,闉阇百雉收。东岩藏宿雨,北固隔龙湫。

瀑布飞千尺,芙蓉插九州。剑峰摩碣石,沧海揖之罘。

花下琴耽鹿,林间吹傍牛。帘栊风色定,燕雀羽毛修。

楚客能歌铗,秦生本姓侯。看云移白昼,舒啸付沧洲。

句向凭栏得,杯为知己酬。赏心多款曲,信美竟淹留。

谈笑庾公月,江湖范老忧。踟蹰共回首,伤思仲宣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剑峰碣石沧海之罘

剑峰(剑峰)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 江晓流巴字,山晴耸剑峰。
《韵府拾遗 冬韵》:雍陶诗剑峰重叠雪云漫  ——《骈字类编》
摩 mó/mā《國語辭典》

摩 [ mó ]

  1. 两物接触后,来回擦动。如:「摩擦」。《易经·系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2. 互相切磋。如:「观摩」。《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
  3. 抚摸。如:「摩弄」、「抚摩」。《陈书·卷二六·徐陵传》:「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顶。」
  4. 消灭。《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通「磨」。
  5. 接近、迫近。如:「摩天大楼」。
  6. 猜测。如:「揣摩」。

摩 [ mā ]

  1. 参见「摩挲 」条。
碣石 jié shí
(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
(2).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之三:“一掬 信陵 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漢語大詞典》
沧海(滄海)cāng hǎi
(1).大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 宋 苏轼 《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 明 林鸿 《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遶波上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
(2).我国古代对 东海 的别称。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东临 碣石 ,以观 沧海 。”《初学记》卷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东海 之别有 渤澥 ,故 东海 共称 渤海 ,又通谓之 沧海 。”参见“ 东海 ”。
(3).神话中的海岛名。《海内十洲记·沧海岛》:“ 沧海岛 在 北海 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 沧海 也。”  ——《漢語大詞典》
揖 yī《國語辭典》

揖 [ yī ]

  1. 拱手行礼。如:「揖让」、「一揖到底」、「长揖不拜」。

揖 [ jí ]

  1. 聚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通「辑」。
之罘 zhī fú
山名。也作 芝罘 ,在今 山东 烟台市 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登 之罘 刻石。”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相见 之罘 观海市,絳宫明灭是 蓬莱 。”后亦指 秦始皇 所立的 之罘 刻石。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