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乌鹊横空秋有影,银河垂地水无波。

萨都剌元代〕《三衢马太守昂夫索题烂柯山石桥

洞口龙眠紫气多,登临聊和《采芝歌》。烂柯仙子何年去,鞭石神人此地过。

乌鹊横空秋有影,银河垂地水无波。遥知题柱凌云客,天近应闻织女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乌鹊横空银河地水无波

乌鹊(烏鵲)wū què
(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唐 杜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诗之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 仇兆鳌 注:“按《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 宋 戴复古 《镇江别总领愚子催归》诗:“老妻悬望占乌鹊,愚子催归若杜鹃。” 金 元好问 《送钦叔》诗之五:“遥知慈母心,已为乌鹊喜。”
(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来。” 唐 李商隐 《辛未七夕》诗:“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明 何景明 《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
(3).乌鸦和喜鹊。《楚辞·九章·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王逸 注:“燕、雀、乌、鹊,多口妄鸣,以喻谗佞。”《晋书·李士业传》:“通街大树上有乌鹊争巢,鹊为乌所杀。”《隋书·孝义传·郭儁》:“家门雍睦,七叶共居,犬豕同乳,乌鹊通巢,时人以为义感之应。”
(4).指乌鸦,乌鸟。《淮南子·说林训》:“赤肉悬则乌鹊集,鹰隼鷙则众鸟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 唐 李峤 《鉴》诗:“月中乌鹊至,花里凤皇来。”  ——《漢語大詞典》
横空 héng kōng
(1).横越天空。 唐 虞世南 《侍宴应诏赋得前字》诗:“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 宋 陆游 《醉中作》诗:“却骑黄鹤横空去,今夕垂虹醉月明。” 清 金镜 《思妇》诗:“白雁横空度,银河直北流。”
(2).横亘天空。 宋 周紫芝 《水龙吟·天申节祝寿词》词:“黄金双闕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 许地山 《乡曲底狂言》:“横空的长虹从前山底凹处吐出来,七色的影印在清潭的水面。”
(3).弥漫天空。 宋 苏轼 《西江月》词:“照野瀰瀰浅浪,横空曖曖微霄。”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只见朔风四起,瑞雪横空。”  ——《漢語大詞典》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3.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 姓。如清代有秋瑾。
  1.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1.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1. 参见「影印 」条。
  2.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3.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银河(銀河)yín hé
(1).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的光带。银河由大量恒星构成。古亦称云汉,又名天河、天汉、星河、银汉。 隋 江总 《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钻穴隙》:“到而今可是难依傍,只落得一水银河隔两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
(2).道教称眼睛为银河。 宋 赵崇绚 《鸡肋·银河》:“道家以目为银河。”一本作“ 银海 ”。
(3).古代一种容量很大的银质饮器。  ——《漢語大詞典》
垂 chuí《國語辭典》

垂 [ chuí ]

  1. 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泪」、「垂涎」、「垂缨」。
  2. 留传后世。如:「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1. 及、将要。如:「垂危」、「功败垂成」。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垂死病中惊坐起。」
  2. 晚辈受长辈关爱的敬语。如:「垂爱」、「垂询」、「垂念」。
  1. 边疆。《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史记·卷五·秦本 纪》:「在西戎,保西垂。」通「陲」。
  2. 旁边。《文选·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地水
宋 苏轼 赠月长老 天形倚一笠,地水转两轮。  ——《骈字类编》
无波(無波)wú bō
(1).不起波澜。《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 杜甫 《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金 元好问 《超禅师晦寂庵》诗:“无波古井静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2).以喻时世安定。《旧唐书·玄宗纪上》:“上稟圣謨,下凝庶绩;八荒同轨,瀛海无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