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长成离隔风雨过,骨肉忧患何纷如。

刘崧元代〕《别从兄本泉教授之南阳

我家兄弟犹联琚,四十年前无异居。西头下市日来往,扫石共读林间书。

长成离隔风雨过,骨肉忧患何纷如。老人大父忽已远,后者忽昧戚与疏。

南城府君子所祖,旧宅江上遗荒墟。兄从往年住城郭,早有二子应门闾。

往从广西起荐辟,上隆职教腾清誉。公侯子孙必复始,喜见仕版开其初。

衡州太守见旌节,设醴宾筵类左虚。荆衡东南忽破碎,间道潜归惊崄㠊。

凄凉诸侯旧宾客,刺口论事从欷歔。蛟湖流水清绕屋,灌溉可以勤菑畬。

寒风吹衣霜霰厉,子复南上辞林庐。潮阳更在万里外,我欲遮道牵其裾。

安得乡园复聚处,带经跨犊随耕锄。向来总角今老大,愧我寂寞如栖苴。

送行无酒不得醉,怀抱郁郁无能摅。潮水有蛟山有虎,慎尔鞭策无驱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长成离隔风雨骨肉忧患

长成(長成)zhǎng chéng
(1).长大成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杨 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月香 在 贾公 家,一住五年,看看长成。”
(2).成长。《警世通言·乐小舍拚生觅偶》:“此时 顺娘 年十四岁,一发长成得好了。”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五:“这时, 中国 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 俄国 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漢語大詞典》
离隔(離隔)lí gé
(1).分离阻隔。 三国 魏 曹植 《离友》诗:“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鬱悒兮情不怡。”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去矣 嵇生 ,永离隔矣!” 宋 赵鼎 《满江红·南渡泊舟仪真江口》词:“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
(2).指隔阂,不团结。《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寇难未弭, 曹叡 骄凶, 辽 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周书·贺拔胜传》:“若骨肉离隔,自相猜贰,则图存不暇,安能制人?”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勿以妇人之言渐生离隔。”
(3).指使不和睦,不团结。《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周义》:“兄不仁,离隔人室家。”  ——《漢語大詞典》
风雨(風雨)fēng yǔ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骨肉 gǔ ròu
(1).指身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 平 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2).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 唐 沈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 亚之 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 吴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
(3).指同姓的人。《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
(4).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漢語大詞典》
忧患(憂患)yōu huàn
困苦患难。《易·繫辞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宋 王安石 《离北山寄平甫》诗:“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 杨朔 《茶花赋》:“我又望着他的脸……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纷 ( 紛 ) fēn
纷 [ fēn ]
  1. 众多,杂乱:~~。~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2.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