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旧识荆州老将名,秋风此日过佳城。

孙蕡明代〕《范增墓

旧识荆州老将名,秋风此日过佳城。群雄逐鹿留遗迹,稚子求羊入废茔。

玉斗有声松雪落,苍精无影石麟横。可怜牢落祥云气,又向芒砀谷口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旧识荆州老将秋风佳城

旧识(舊識)jiù shí
老相识;旧知。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昔缘王事,游践贵乡,日想山川,依然旧识。” 唐 元稹 《春月》诗:“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春风吹入 江 南陌,迭嶂双峯如旧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有个父亲旧识,出镇 长安 。” 鲁迅 《彷徨·伤逝》:“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  ——《漢語大詞典》
荆州 jīng zhōu
(1).古“九州”之一。在 荆山 、 衡山 之间。 汉 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粤 的一部分; 汉 末以后辖境渐小。 东晋 定治 江陵 (现属 湖北 ),为当时及 南朝 长江 中游重镇。 明 清 置府,后废。《书·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参阅《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八、《嘉庆一统志》卷三四四。
(2). 唐 韩朝宗 曾任 荆州 长史,为时人所推重,称 韩荆州 。见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后因以“荆州”称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与张都运吉》书:“愿识荆州,为日久矣!”参见“ 识荆 ”。  ——《漢語大詞典》
老将(老將)lǎo jiàng
(1).久经战阵的将领。《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少年推锋之计可耳,安知大虑乎!’”《汉书·高帝纪上》:“ 怀王 诸老将皆曰:‘ 项羽 为人慓悍祸贼,尝攻 襄城 , 襄城 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唐 元稹 《月三十韵》:“老将占天阵,幽人钓石磯。”
(2).指从事某一行较久,并有一定经验的人。 叶圣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后来大渠工段上的青年们砍石头遇到困难,怕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就去请两位老将出马。”如:乒坛老将重挥拍,雄风不减当年。  ——《漢語大詞典》
名 míng《國語辭典》

名 [ míng ]

  1. 人的称号。如:「尊姓大名」、「请问芳名」。
  2. 事物的称号。如:「地名」。《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3. 声誉。如:「盛名」、「令名」。
  4. 表示概念的名称。《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5. 量词:➊ ​ 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➋ ​ 计算排名的单位。如:「全班第十名。」
  1.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1. 有名的。如:「名人」、「名马」。
  2. 贵重的、出色的。如:「名器」、「名酒」。
秋风(秋風)qiū fēng
(1).秋季的风。 汉武帝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 杜甫 《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秋风嫋嫋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 明 沈榜 《宛署杂记·街道》:“每初僉及年终,置酒邀会,每家银三五分,则曰打网,曰秋风。”《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参见“ 打秋风 ”。
(3).蟋蟀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蟋蟀》:“《清异録》: 汉 龙驤子 名 卭 ,讳之,呼蛩曰秋风。”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佳城 jiā chéng
喻指墓地。《西京杂记》卷四:“ 滕公 驾至 东都门 ,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 滕公 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 滕公 以烛照之,有铭焉……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见白日。吁嗟 滕公 居此室!’ 滕公 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文选·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谁当九原上,鬱鬱望佳城。” 李周翰 注:“佳城,墓之塋域也。” 唐 李邕 《云麾将军李府君神道碑》:“桐柏烈烈,碑闕崇崇。盛业何许?佳城此中。” 明 徐霖 《绣襦记·慈母感念》:“嘆老景谁奉肥甘,葬佳城谁举灵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汝家墓地,本是 毛公 佳城,何得久假此!” 陈去病 《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四:“下逮古来今,佳城益巃嵸。”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