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吴季子,恂士。
沈德潜〔清代〕《舟行鲁齐境不得望岳作歌》
婚嫁劳我生,年来已粗毕。而何五岳游,虚愿未傥一。
今年西笑之神京,愿上太山绝顶凌峥嵘。第一峰头驻双足,放眼万里窥蓬瀛。
扁舟迢迢越淮甸,顺流忽过钟吾县。泗水亭荒忆汉业,峄山碑废怀秦篆。
杜陵南池纪文藻,太白酒楼缅觞宴。鱼陶蒙艾指点中,岱宗隔断青难见。
同舟吴季子,恂士。示我太山图。苍苍十八盘,上有神人居。
楼观缥缈间,云气乍有无。七十二君封神处,金泥玉简空追摹。
星辰高压从下看,帝座直逼凭空呼。其下亭亭云云列培塿,恍如长老招手儿孙趋画图。
令我兴飞越转惜,天门无路筇难扶。黄河虽经流浩涆,青帝未识云模糊。
山灵笑我胸次隘,那能气吞齐鲁直溯鸿蒙初。宵来梦羽人,授我秘府册。
携赠仙人九节杖,宇内名山许探历。他年终作岱岳游,日观高高夜栖息。
三更看涌扶桑轮,群飞海水摇金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舟 zhōu《國語辭典》
舟 [ zhōu ]
名- 船。如:「輕舟」、「一葉扁舟」、「逆水行舟」。《詩經·邶風·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 姓。如春秋時虢國有舟之僑。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乘船。《禮記·祭義》:「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徑,舟而不游。」
吴 ( 吳 ) wú《國語辭典》
- 「吳 」的異體字。
季子 jì zǐ
(1).指 春秋 时 吴季札 。为 吴 王 寿梦 少子。不受君位,封于 延陵 ,号 延陵季子 ,省称“ 季子 ”。历聘各国,过 徐 , 徐君 爱其剑, 季子 为使上国,未与。及返, 徐君 已死,乃系其宝剑于 徐君 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陈书·宣帝纪》:“咏 季子 之高风,思 城阳 之远託。”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 季子 生前别, 羊曇 醉后悲。”参见“ 延陵季子 ”、“ 延陵剑 ”。
(3).指 战国 时 洛阳 人 苏秦 。 秦 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 洛阳 ,兄弟妻嫂不敢仰视。 秦 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 季子 位高金多也。”一说 苏秦 字 季子 ,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裴駰 集解、 司马贞 索隐。后借指穷困者或先穷后通者。 唐 牟融 《赠欧阳詹》诗:“为客囊无 季子 金,半生踪跡任浮沈。” 唐 高适 《别王彻》诗:“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 季子 多黄金。” 明 沈鲸 《双珠记·并拜荣陞》:“嘆 李广 侯封数奇,今做了腰印 季子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 季子 生前别, 羊曇 醉后悲。”参见“ 延陵季子 ”、“ 延陵剑 ”。
(3).指 战国 时 洛阳 人 苏秦 。 秦 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 洛阳 ,兄弟妻嫂不敢仰视。 秦 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 季子 位高金多也。”一说 苏秦 字 季子 ,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裴駰 集解、 司马贞 索隐。后借指穷困者或先穷后通者。 唐 牟融 《赠欧阳詹》诗:“为客囊无 季子 金,半生踪跡任浮沈。” 唐 高适 《别王彻》诗:“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 季子 多黄金。” 明 沈鲸 《双珠记·并拜荣陞》:“嘆 李广 侯封数奇,今做了腰印 季子 。” ——《漢語大詞典》
恂 xún《國語辭典》
恂 [ xún ]
动- 相信、信任。《列子·周穆王》:「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 恐惧、害怕。《庄子·齐物论》:「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
- 通畅、畅达。《庄子·知北游》:「思虑恂达,耳目聪明。」
- 急猝。《庄子·徐无鬼》:「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
士 shì《國語辭典》
士 [ shì ]
名- 未婚的男子。《易經·歸妹卦·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 男子的美稱。《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漢·王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 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為貴族中等級最低者。如:「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
- 泛稱居官受祿的人。《禮記·中庸》:「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 對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如:「明士」、「勇士」、「護士」、「博士」、「碩士」。
- 對人的美稱。如:「男士」、「女士」、「地方人士」。
- 兵卒。如:「士兵」、「士卒」。
- 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在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 職業、工作。《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 姓。如戰國時晉國有士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