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独 ( 獨 ) dú
独 [ dú ]
-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西楼(西楼)
唐 孙逖 山阴县西楼 都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
唐 李白 相和歌辞 长门怨二首 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唐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唐 戎昱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唐 白居易 城上夜宴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唐 贾岛 寄韩潮州愈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唐 王建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 其二 西楼美人春梦长,绣帘斜捲千条入。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二首 其二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唐 李群玉 江楼独酌怀从叔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
唐 薛能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唐 韩偓 春恨 平明未卷西楼幕,院静时闻响辘轳。
宋 欧阳修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
元 元好问 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元 朱德润 和赵季文觱栗吟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
元 张昱 七夕 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
元 杨维桢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其一 卷衣甲帐春容晓,吹笛西楼月色凉。
唐 李煜 相见欢 其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骈字类编》
唐 李白 相和歌辞 长门怨二首 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唐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唐 戎昱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唐 白居易 城上夜宴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唐 贾岛 寄韩潮州愈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唐 王建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 其二 西楼美人春梦长,绣帘斜捲千条入。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二首 其二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唐 李群玉 江楼独酌怀从叔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
唐 薛能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唐 韩偓 春恨 平明未卷西楼幕,院静时闻响辘轳。
宋 欧阳修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
元 元好问 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元 朱德润 和赵季文觱栗吟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
元 张昱 七夕 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
元 杨维桢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其一 卷衣甲帐春容晓,吹笛西楼月色凉。
唐 李煜 相见欢 其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骈字类编》
四望 sì wàng
(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向四方遥祭山川。《周礼·春官·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 贾公彦 疏:“言四望者,不可一往就祭,当四向望而为坛遥祭之,故云四望也。” 孙诒让 正义:“ 陈寿祺 云:‘山川之祭, 周 礼四望, 鲁 礼三望。其餘诸侯祀竟内山川,盖无定数,山川之大者,莫如五岳、四瀆。《礼记·王制》曰:五岳视三公,四瀆视诸侯。望祭山川岂可舍此有五岳四瀆等,则四望非限以四事,乃谓四方之望也……’案: 陈 説是也。四望者,分方望祭之名,通言之,凡山川之祭皆曰‘望’,於山川之中,举其尤大者别祭之,则有四望。天子统治宇内,则四望之祭,亦外极四表。”按, 郑玄 注以五岳、四镇、四渎为“四望”。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奉常典天,以掌宗庙社稷之祀,天神地祇人鬼,凡山川四望,国之诸祭,吉凶妖祥占相之事。”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四望於是莫脩,八神以之无主。”
(2).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灵。《隋书·礼仪志五》:“祀星辰,祭四望。”《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又制毳冕以祭四望也,四望者,岳瀆之神也。”
(3).眺望四方。《楚辞·九歌·河伯》:“登 崑崙 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宋 徐照 《过鄱阳湖》诗:“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 秦牧 《泰山日出》:“这时举目四望,与刚才的景色迥然不同。”
(4).山名。在今 青海 乐都县 。《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 至 全城 (渡 河 )……遣骑候 四望陿 中,亡虏。” 颜师古 注:“ 四望 者,陿名也。”
(5).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市 西北。 东晋 苏峻 据 石头 , 温峤 筑垒四望矶以逼 峻 ,即此。见《晋书·温峤传》。
(6).山名。在今 湖北 随县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 梁崇义 发兵攻 江陵 ,至 四望 ,大败而归。” 胡三省 注:“今 随州 随县 之东有 四望山 ,其山最高,四望皆可见。” ——《漢語大詞典》
(2).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灵。《隋书·礼仪志五》:“祀星辰,祭四望。”《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又制毳冕以祭四望也,四望者,岳瀆之神也。”
(3).眺望四方。《楚辞·九歌·河伯》:“登 崑崙 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宋 徐照 《过鄱阳湖》诗:“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 秦牧 《泰山日出》:“这时举目四望,与刚才的景色迥然不同。”
(4).山名。在今 青海 乐都县 。《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 至 全城 (渡 河 )……遣骑候 四望陿 中,亡虏。” 颜师古 注:“ 四望 者,陿名也。”
(5).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市 西北。 东晋 苏峻 据 石头 , 温峤 筑垒四望矶以逼 峻 ,即此。见《晋书·温峤传》。
(6).山名。在今 湖北 随县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 梁崇义 发兵攻 江陵 ,至 四望 ,大败而归。” 胡三省 注:“今 随州 随县 之东有 四望山 ,其山最高,四望皆可见。” ——《漢語大詞典》
赊 ( 賒 ) shē
赊 [ shē ]
- 买卖货物时延期付款或收款:~欠。~账。~购。~销。
- 长,远:“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万里休言道路~”。
- 古同“奢”,奢侈。
玉林 yù lín
(1).仙境中的森林。《晋书·慕容超载记》:“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宝。”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宫闕重重闭玉林, 崑崙 高闢彩云深。”
(2).谓积雪的树林。 唐 韦应物 《温泉行》:“玉林瑶雪满寒山,上昇玄阁游絳烟。” 元 欧阳玄 《灞桥风雪图》诗:“玉林琪树路漫漫,驴上凌兢两袖寒。”
(3).树林的美称。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朝翱翔於玉林,夕饮啄乎丹泉。”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 长门 春静, 昭阳 天杳,愁见玉林晴晓。” 明 金白屿 《一枝花·题姚秋涧市隐园》套曲:“玉林满耳秋声战,带 瀟 湘 万顷烟。” ——《漢語大詞典》
(2).谓积雪的树林。 唐 韦应物 《温泉行》:“玉林瑶雪满寒山,上昇玄阁游絳烟。” 元 欧阳玄 《灞桥风雪图》诗:“玉林琪树路漫漫,驴上凌兢两袖寒。”
(3).树林的美称。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朝翱翔於玉林,夕饮啄乎丹泉。”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 长门 春静, 昭阳 天杳,愁见玉林晴晓。” 明 金白屿 《一枝花·题姚秋涧市隐园》套曲:“玉林满耳秋声战,带 瀟 湘 万顷烟。” ——《漢語大詞典》
琼树(瓊樹)qióng shù
(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漢語大詞典》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漢語大詞典》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名-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 参见「影印 」条。
-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交加 jiāo jiā
(1).相加,加于其上。《文选·宋玉〈高唐赋〉》:“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李善 注:“交加者,言石相交加,累其上,别有交加。”
(2).错杂。 唐 杜甫 《春日江邨》诗之三:“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 宋 王安石 《出郊》:“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儒林外史》第四十回:“竹树交加,亭臺轩敞。”
(3).交集,同时出现。 南朝 梁简文帝 《阻归赋》:“何愁绪之交加?” 宋 欧阳修 《祭苏子美文》:“子之心胸,蟠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 清 李渔 《奈何天·媒欺》:“昔日红颜今白髮,止因愁病交加。”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室外雷电交加。”
(4).结交。《后汉书·孙程传》:“臣生自草茅,长於宫掖,既无知人之明,又未尝交加士类。”
(5).指男女偎依,亲密无间。 唐 韩偓 《春闺》诗之一:“愿结交加梦,因倾瀲灧尊。” 前蜀 韦庄 《春愁》诗:“睡怯交加梦,闲倾瀲灧觴。”
(6).谓相关。
(7).犹厉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何曾动着,子喝一声那时諕煞。贼阵里儿郎懣眼不扎,道:‘这秃厮好交加!’”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生各支勒杀, 陈玄礼 闹交加。”
(8).犹欺负。《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前日一件物事教我把去卖,喫人交加了,到如今没这钱还他,怪他焦躁不得。” ——《漢語大詞典》
(2).错杂。 唐 杜甫 《春日江邨》诗之三:“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 宋 王安石 《出郊》:“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儒林外史》第四十回:“竹树交加,亭臺轩敞。”
(3).交集,同时出现。 南朝 梁简文帝 《阻归赋》:“何愁绪之交加?” 宋 欧阳修 《祭苏子美文》:“子之心胸,蟠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 清 李渔 《奈何天·媒欺》:“昔日红颜今白髮,止因愁病交加。”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室外雷电交加。”
(4).结交。《后汉书·孙程传》:“臣生自草茅,长於宫掖,既无知人之明,又未尝交加士类。”
(5).指男女偎依,亲密无间。 唐 韩偓 《春闺》诗之一:“愿结交加梦,因倾瀲灧尊。” 前蜀 韦庄 《春愁》诗:“睡怯交加梦,闲倾瀲灧觴。”
(6).谓相关。
(7).犹厉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何曾动着,子喝一声那时諕煞。贼阵里儿郎懣眼不扎,道:‘这秃厮好交加!’”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生各支勒杀, 陈玄礼 闹交加。”
(8).犹欺负。《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前日一件物事教我把去卖,喫人交加了,到如今没这钱还他,怪他焦躁不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