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三江五湖上,群峰开画图。

谢应芳元代〕《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得如字

秋暑贾余勇,怀抱方焚如。
故人江上来,风雨与之俱。
遂令沸羹鼎,化为寒露壶。
幽寻陟崇丘,飘飘素霞裾。
同游得名缁,吟啸兴不孤。
大树倚高盖,小酌欢有余。
三江五湖上,群峰开画图。
独怜我乡土,烟尘尚模糊。
安知艰虞世,得此暇日娱。
一笑百虑忘,松风奏笙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江五湖画图

三江五湖 sān jiāng wǔ hú
(1).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 太湖 流域一带的湖泊。《淮南子·本经训》:“ 舜 乃使 禹 疏 三江 五湖 。”《汉书·沟洫志》:“﹝ 禹 ﹞於 吴 ,则通渠 三江 五湖 。”《淮南子·地理志下》:“ 吴 东有海盐 章山 之铜, 三江 五湖 之利。”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三江 五湖 ,浩汗无涯。”参见“ 三江 ”。
(2).江河湖泊的泛称。《尸子》卷下:“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 崑崙 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三江五湖歷已尽,势合平夷反齟齬。”《诗刊》1977年第9期:“好响一面铜鼓,撼千峰万岭,震三江五湖。”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群 qún《國語辭典》

群 [ qún ]

  1. 相聚一起的人或物。如:「鳥群」、「三五成群」、「鶴立雞群」。《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唐·白居易〈與元九書〉:「群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
  2. 量詞。計算群聚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群牛」、「一群小孩」。《紅樓夢·第二七回》:「只見寶釵出來了,寶玉、襲人一群人都送了出來。」
  1. 聚集、聚合。《國語·齊語》:「令夫士,群萃而州處。」《荀子·勸學》:「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1. 眾多。如:「群英」、「群經諸子」。《禮記·中庸》:「體群臣也。」唐·王勃〈滕王閣序〉:「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2. 成群的。如:「群島」、「群峰」、「群居」。
  1. 群集、成群。如:「群起而攻之。」《楚辭·屈原·九章·懷沙》:「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峰 fēng《國語辭典》

峰 [ fēng ]

  1. 高而尖的山头。如:「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2.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如:「驼峰」、「波峰」。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画图(畫圖)huà tú
(1).绘图。《庄子·田子方》:“ 宋 元君 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唐 高适 《塞下曲》:“画图 麒麟阁 ,入朝 明光宫 。”《旧唐书·萧倣传》:“ 滑 临 黄河 ,频年水潦,河流泛溢,坏西北隄。 倣 奏移 河 四里,两月毕功,画图以进。”
(2).图画。《晋书·刘牢之传》:“ 玄 大喜,与 敬宣 置酒宴集,阴谋诛之,陈法书画图与 敬宣 共观,以安悦其志。”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二:“九天开出一 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时 玉英 已是十龄,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 毛泽东 《介绍一个合作社》:“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3).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宋 司马光 《晚景亭》诗:“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元 谢应芳 《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诗:“三江五湖上,羣峰开画图。”
(4).图像;画成的人像。 唐 薛媛 《写真寄夫》诗:“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锦貂裘生改尽 汉 宫妆,我则索看 昭君 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近人 陈楚南 《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悵花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 郭沫若 《瓶》诗之一:“世间上有没有能够图梦的艺人,能够为我呀图个画图,使她再生?”
(5).指图样。 元 张昱 《辇下曲》:“为造龙舟载 天姆 ,院家催造画图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