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促漏 cù lòu
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唐 李商隐 《促漏》诗:“促漏遥鐘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漢語大詞典》
遥钟(遥钟)
杨慎词遥钟促漏难成寝残月疏灯寒凛凛 ——《韵府拾遗 冬韵》
动静(動静)dòng jìng
(1).运动与静止;行动与止息。《易·艮》:“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动静无宜,出处莫可。” 宋 陆游 《雷》诗:“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灾。” 明 黄绾 《明道篇》卷六:“动静者,天地之气质也。”
(2).偏指行动;动作;举止。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韩志和 ﹞善彫木,作鸞鹤鵶鹊之状,饮啄动静,与真无累。”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他那模样动静,好似俺孩儿 春郎 。”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快动静啊,不要卖呆了!”
(3).动作或说话的声音。《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二将第四队插身 楚 下,并无知觉,唯有 季布 奉 霸王 巡营,营内并无动静。”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这堝儿里无动静,昏惨惨月半明,莫不要亏图咱性命?”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她分明听见院中有动静,又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嘁嘁喳喳的。”
(4).情况;消息。《六韬·动静》:“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明史·王崇古传》:“敌情不可得,而军中动静敌輒知。” 吴组缃 《山洪》三四:“这人嫌疑重大,他在各处探听虚实和军队动静。”
(5).特指起居作息。《隋书·元亨传》:“ 亨 以篤疾,重请还京,上令使者致医药,问动静,相望於道。”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史弘肇 认得是他结拜的哥哥,扑翻身便拜。拜毕,相问动静了。”
(6).指动物与植物。《史记·五帝本纪》:“动静之物,小大之神。” 张守节 正义:“动物谓鸟兽之类,静物谓草木之类。” ——《漢語大詞典》
(2).偏指行动;动作;举止。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韩志和 ﹞善彫木,作鸞鹤鵶鹊之状,饮啄动静,与真无累。”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他那模样动静,好似俺孩儿 春郎 。”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快动静啊,不要卖呆了!”
(3).动作或说话的声音。《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二将第四队插身 楚 下,并无知觉,唯有 季布 奉 霸王 巡营,营内并无动静。”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这堝儿里无动静,昏惨惨月半明,莫不要亏图咱性命?”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她分明听见院中有动静,又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嘁嘁喳喳的。”
(4).情况;消息。《六韬·动静》:“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明史·王崇古传》:“敌情不可得,而军中动静敌輒知。” 吴组缃 《山洪》三四:“这人嫌疑重大,他在各处探听虚实和军队动静。”
(5).特指起居作息。《隋书·元亨传》:“ 亨 以篤疾,重请还京,上令使者致医药,问动静,相望於道。”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史弘肇 认得是他结拜的哥哥,扑翻身便拜。拜毕,相问动静了。”
(6).指动物与植物。《史记·五帝本纪》:“动静之物,小大之神。” 张守节 正义:“动物谓鸟兽之类,静物谓草木之类。” ——《漢語大詞典》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 出名,有名望:~人。~达。
- 名声:令~(好名声)。丑~。
-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 姓。
报章(報章)bào zhāng
(1).谓杼柚往复,织成花纹。报,往复。《诗·小雅·大东》:“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毛 传:“不能反报成章也。” 郑玄 笺:“不如人织相反报成文章。”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夕咏牛女》:“紈綺无报章,河汉有骏軛。”《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何梦瑶 《织女答》诗:“织锦空劳问报章,近来花样费商量。”
(2).引申为文采;文章。 晋 左思 《蜀都赋》:“差鳞次色,锦质报章。”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诗:“尽言非报章,聊用布所怀。”
(3).酬答以诗文。 唐 柳宗元 《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入同其室,出联其鑣。投文报章,既歌且謡。”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餘波。”
(4).复信。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鶩。” 唐 白居易 《与济法师书》:“敬佇报章,以开未悟,所望所望!” 宋 岳珂 《桯史·周梦与释语》:“余笑莫敢答,士掷其报章於门而去。” 清 周亮工 《追报亡友黄汉臣书》:“若谬许声气于 亮 ,有菖歜之嗜者,启予荒芜,意内滔滔,欲更作报章以罄鄙怀。”
(5).表彰。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干蛊》:“《唐大詔令》载, 寳应 二年, 李光弼 实封一子。官制云:功崇望重,加以报章。”
(6).报纸。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果然,有几种报章,又对我大施攻击。” 巴金 《谈〈新生〉及其他》:“我为了那一个时期的安静而愉快的生活,至今还感激、怀念那些姓名不曾上过报章的小人物。”如:报章杂志。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文采;文章。 晋 左思 《蜀都赋》:“差鳞次色,锦质报章。”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诗:“尽言非报章,聊用布所怀。”
(3).酬答以诗文。 唐 柳宗元 《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入同其室,出联其鑣。投文报章,既歌且謡。”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餘波。”
(4).复信。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鶩。” 唐 白居易 《与济法师书》:“敬佇报章,以开未悟,所望所望!” 宋 岳珂 《桯史·周梦与释语》:“余笑莫敢答,士掷其报章於门而去。” 清 周亮工 《追报亡友黄汉臣书》:“若谬许声气于 亮 ,有菖歜之嗜者,启予荒芜,意内滔滔,欲更作报章以罄鄙怀。”
(5).表彰。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干蛊》:“《唐大詔令》载, 寳应 二年, 李光弼 实封一子。官制云:功崇望重,加以报章。”
(6).报纸。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果然,有几种报章,又对我大施攻击。” 巴金 《谈〈新生〉及其他》:“我为了那一个时期的安静而愉快的生活,至今还感激、怀念那些姓名不曾上过报章的小人物。”如:报章杂志。 ——《漢語大詞典》
重叠(重疊,重曡)chóng dié
亦作“ 重曡 ”。亦作“ 重迭 ”。
(1).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形容多。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吾惧富贵重曡,若再实,木根必伤也。” 宋 梅尧臣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诗:“殷勤胜菖叶,重曡为农时。”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四时中惟有春三月,光阴富贵,景物重叠。” 清 梦麟 《夜过青浦》诗:“重迭林景昏,微茫峰色浅。” 冰心 《往事(二)》之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迭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
(2).引申为再三。 唐 元稹 《赛神》诗:“主人中罢舞,许我重叠论。”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冀其可厚赂和解,勉諭重叠。”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卫公 惊喜垂涕,曰:‘大门官,小子岂敢当此荐拔?’寄谢重迭。”
(3).重复;雷同。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帝王运兆下·乾德名年》:“ 建隆 末将改年号,宣示宰臣,择前代所未用者,不得重曡。” ——《漢語大詞典》
(1).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形容多。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吾惧富贵重曡,若再实,木根必伤也。” 宋 梅尧臣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诗:“殷勤胜菖叶,重曡为农时。”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四时中惟有春三月,光阴富贵,景物重叠。” 清 梦麟 《夜过青浦》诗:“重迭林景昏,微茫峰色浅。” 冰心 《往事(二)》之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迭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
(2).引申为再三。 唐 元稹 《赛神》诗:“主人中罢舞,许我重叠论。”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冀其可厚赂和解,勉諭重叠。”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卫公 惊喜垂涕,曰:‘大门官,小子岂敢当此荐拔?’寄谢重迭。”
(3).重复;雷同。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帝王运兆下·乾德名年》:“ 建隆 末将改年号,宣示宰臣,择前代所未用者,不得重曡。” ——《漢語大詞典》
杳 yǎo《國語辭典》
杳 [ yǎo ]
形- 幽暗、深远。《说文解字·日部》:「杳,冥也。」《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其坳两 旁石峰东西涌起,而坳中则下陷成井,灌木丛翳其间,杳不可窥。」
- 辽阔无边。唐·王维〈临高台送黎拾遗〉诗:「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吴江〉诗:「霜泽与天杳,旁临无限情。」
- 不见踪影,毫无消息。形容渺茫沉寂。如:「杳无音信」、「杳无人踪」。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 不好:~听。~看。
-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 仇怨:排~解纷。
- 诘责,质问:发~。非~。责~。
- 古同“傩”。
分 fēn/fèn《國語辭典》
分 [ fēn ]
動-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與「合」相對。如:「分割」、「劃分」、「分離」。《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
- 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史記·卷一 ○九·李將軍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 分擔。如:「分憂解勞」。《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起)與士卒分勞苦。」
- 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呂氏春秋·慎行傳·察傳》:「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分公司」。
- 清楚的、明白的。如:「是非分明」。唐·杜甫〈新婚別〉詩:「妾身未分明,何以 拜姑嫜?」
- 區別、不一樣之處。《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 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 時間的名稱。六十分為一小時。
- 量詞:➊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➋ 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➌ 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➍ 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花了數分的時間完成這項實驗。」➎ 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➏ 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逢人只說三分話。」
-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一」、「約分」。
分 [ fèn ]
名- 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職責與權利的範圍。如:「身分」、「本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 情誼、關係。如:「情分」、「緣分」。《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與居士,通家往來,三十餘年,情同膠漆,分若陳、雷。」
- 成分。如:「糖分」、「養分」。
- 整體中一個單位。如:「部分」、「我的分」。同「份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