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荣侍金銮殿上,更向沈香亭北,半醉拂华笺。

姚勉宋代〕《水调歌头(寿赵倅)

微雪弄新霁,寒月上初弦。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分得天孙云纤,制断麒麟金锁,来自玉皇前。丹井凭泥轼,风月兴无边。
诏书来,催人观,占春先。柳边花底,细驺辇路骤鸣鞭。荣侍金銮殿上,更向沈香亭北,半醉拂华笺。来岁今朝里,人在八花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荣侍金銮殿上沈香亭北半醉华笺

荣侍(榮侍)róng shì
犹具庆。指父母俱存。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荣侍下》:“ 宋 宋祁 《景文集》《送保定张员外》诗,自注云:‘君荣侍二亲而行。’意荣侍亦 宋 人常语,犹具庆也。”旧时填写履历,父母俱存者,书“具庆下”或“荣侍下”。 宋 楼钥 《跋金花帖子绫本小录》:“祖、父俱存者,今曰‘重庆’,而第四人 张景 书‘荣侍下’。”参见“ 具庆 ”。  ——《漢語大詞典》
金銮(金鑾)jīn luán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昨日金鑾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輭。”
(2).见“ 金鑾殿 ”。
(3).翰林学士的美称。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 宋 梅尧臣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文献通考·职官八》:“前朝因 金鑾坡 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鑾以美之。”
(4). 白居易 女儿的名字。后借指幼女。 唐 白居易 《金銮子晬日》诗:“行年欲四十,有女曰 金鑾 。”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古人如 昌黎 志女 孥 之壙, 乐天 哀 金鑾 之辞,有此鬱伊,无此悱惻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吴兴 幼女 严静 甫九龄,善书,兼工墨竹。 莆田 吴荔娘 题云:……晴窗书破洪儿纸,谁识金鑾未十龄。”  ——《漢語大詞典》
殿上
史记平原君传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又申屠嘉传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将又季布传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 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䛕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赐后汉书献帝纪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 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家一人为郎以补宦官所领诸署事于殿上兵又刘盆子传崇等设乐大会盆子坐正殿中黄门持 在后公卿皆列坐殿上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谒欲贺其馀不知书者起往请之各各屯聚更相背向大司农杨音按剑骂曰诸卿皆老佣也今日设君臣之礼反更殽乱儿戏尚不如此皆可格杀 宋史礼志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观弹奏 元史虞集传再为助教除博士监察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酝又礼乐志元正受朝仪丞相俛伏兴退诣进酒位尚官以觞授丞相丞相搢笏捧觞北面立宣徽使复位前行色降舞旋至露阶上教坊奏乐乐舞至第四拍丞相进酒皇帝举觞宣赞唱曰殿上下侍立臣僚皆再拜通赞赞曰鞠躬曰拜曰兴曰拜曰兴曰平身丞相三进酒毕以觞授尚酝官出笏侍仪使双引自南东门出复位 韩诗外传楚成王读书于殿上而轮扁在下作而问曰未审主君所读何书也成王曰先圣之书轮扁曰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成王曰子何以言之轮扁曰以臣轮言之夫以规为圆矩为方此其可付乎子孙者也若夫合三木而为一应乎心动乎体其不可得而传者也以为所传真糟粕耳制过庭录宣和间景灵宫落成御制有诗用莱字韵应 者牵强不叶独郑达甫所作云殿上神光瞻舜禹壁间俊气识伊莱为绝冠诸臣矣  ——《骈字类编》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1.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2.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1.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2.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3.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1.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3.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4.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5.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6.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1.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1.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2.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3.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4.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5. 姓。如晋代有向秀。
  1.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2.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3.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4.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1.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1.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2.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1.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沈香 shěn xiāng
亦作“沉香”。
(1).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 交趾 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沉木香者,土人斫断,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 清 赵翼 《石蟹》诗:“木浮乃有沉香坚,石沉乃有浮磬薄。”
(2).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唐 李白 《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3).文学故事人物名。 华山 三圣母 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后来知道母亲被舅父 二郎神 压在 华山 下,就力战 二郎神 ,斧劈 华山 ,救出母亲。 元 张时起 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后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漢語大詞典》
亭北
唐 张乔 题广信寺 亭北敞灵溪,林梢与槛齐。  ——《骈字类编》
半醉
南北朝 庾信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一 酒醺人半醉,汗湿马全骄。
隋 卢思道 后园宴诗 欲眠衣先解。半醉脸逾红。
唐 李颀 绝缨歌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唐 张谔 九日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
唐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唐 白居易 自咏 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
宋 欧阳修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宋 方岳 次韵徐宰集珠溪 其一 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
元 马祖常 题吴娃图二首 其一 金莲烛下看蛾眉,应是吴王半醉时。
元 张养浩 过长春宫 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
元 杨维桢 鼙婆引 锦貂半醉金盘春,芍药三千娇欲语。  ——《骈字类编》
拂 fú/bì《國語辭典》

拂 [ fú ]

  1. 掸拭尘埃或驱除蚊蝇的用具。如:「拂子」。汉·徐淑〈又报嘉书〉:「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自逐。」
  1. 抹拭。《仪礼·士昏礼》:「主人拂几。」
  2. 轻轻掠过、擦过。如:「春风拂面」。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红楼梦·第四九回》:「闻得一阵寒香拂鼻。」
  3. 甩动、抖动。如:「拂袖而去」。《西游记·第七一回》:「那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黄沙绝迹。」
  4. 违反、违逆。《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只因难拂你老先生一片为好的意思。」

拂 [ bì ]

  1. 辅助。通「弼」。参见「拂士 」条。
华笺(華箋)huá jiān
亦作“ 华牋 ”。
(1).质好而色美的纸。常用来写信、题诗等。 前蜀 韦庄 《立春》诗:“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华牋帖綉楣。”《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华笺法帖长为侣,圆镜方琴巧制形。”
(2).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敢图高明,不自重贵,亲存弊馆,申貺华笺,切观以思,惧恐且愧。” 宋 陆游 《畣勾简州启》:“忽奉华笺之貺,岂胜末路之荣。” 清 钮琇 《〈觚賸〉自序》:“粲花宾至,快雄辩之当筵;话雨人归,喜华牋之在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