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日日疏,迤逦生,逐朝盼望逐日候等。

侯正卿元代〕《【黄钟】醉花阴

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秋月浸闲亭,雨过新凉,梧叶雕金井。

【喜迁莺】困腾腾鬓亸鸾钗不欲整,正是更阑人静,强披衣出户闲行。伤情处,故人别后。黯黯愁云锁凤城。心绪哽,新愁易积,旧约难恁。

【出队子】阑干斜凭,强将玉漏听。十分烦恼恰三停,一夜恓惶才二更,暗屈春纤紧数定。

【刮地风】短叹长吁千万声,几时到得天明。被宾鸿唤回离愁兴,雨泪盈盈。天如悬罄,月如明镜。桂影浮,素魄辉,玉盘光静。澄澄万里晴,一缕云生。

【四门子】恰遮了北斗的杓儿柄,这凄凉有四星。望鸳鸯尽老无孤另,乍分飞可惯经。日日疏,迤逦生,逐朝盼望逐日候等。行里焦,梦里惊,心不暂停。

【水仙子】甚识曾,半霎儿他行不至诚。气命儿般看成,心肝般钦敬,倒将人草芥般轻。瞒不过天地神明,说来的咒誓终朝应。亏心神鬼还灵圣,肠欲断泪如倾。

【塞雁儿】牢成,牢成,一句句骂得心疼,据踪迹疏狂似浮萍。山般誓,海样盟,半句儿何曾应?

【神仗儿】他待做临川县令,俺不做卢州小卿。学亚仙、元和,王魁、桂英。心肠心可怜,模样儿堪憎。往常时所事依凭,虽愚滥,可惯经。

【节节高犯】近新来特改的心肠硬,全不问人绣帏帐罗衾剩,接双栖鸳枕共谁并?你纵宝马,跳金鞍,玩玉京,迷恋着良辰媚景。

【挂金索】懵懂心肠,捱不过风流病,短命冤家,断不了疏狂性。第一才郎。俺行失信行,第二佳人,自古多簿幸。

【柳叶儿】冷落了绿苔芳径,寂寞了雾帐云屏,消疏了象板鸾笙,生疏了锦瑟银筝。

【黄钟】锦帏绣幕冷清清,银台画灯碧荧荧。金风乱吹黄叶声,沉烟潜消白玉鼎。槛竹筛酒又醒,塞雁归愁越添,檐马劣梦难成。早是可惯孤眠,则这些最难打挣。

【尾】痛恨西风太簿幸,透窗纱吹来残灯,倒少了个伴人清瘦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日日迤逦逐朝盼望逐日

日日 rì rì
每天。《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 王昌龄 《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无线电播音所日日传播的,不往往是《狸猫换太子》《玉堂春》《谢谢毛毛雨》吗?”  ——《漢語大詞典》
疏 shū《國語辭典》

疏 [ shū ]

  1. 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2. 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3. 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4. 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1. 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2. 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3. 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4. 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5. 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1. 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2. 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3. 蔬果。《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通「蔬」。

疏 [ shù ]

  1. 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2. 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
  3. 書信。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1. 分條陳述、記錄。《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疏 [ ​sū ]

  1. (一)​之又音。
迤逦(迤邐)yǐ l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
(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漢語大詞典》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逐朝 zhú cháo
犹每天。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我逐朝席上,每日尊前,可临郊外,乍到城边,据此景好着人无意相留恋。”《白雪遗音·七香车·十二月》:“看俺嫂子与哥哥逐朝每日同作伴,想必俺嫂子他是修的……哎哟嫂子哥哥,逐朝每日同欢乐。”  ——《漢語大詞典》
盼望 pàn wàng
亦作“盻望”。
(1).殷切地期望。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恰便似虹霓般盼望你到来。”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得书》:“谁想今日里,盼望这一封书。”《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终日盻望 李雄 得胜回朝。” 巴金 《中岛健藏先生》:“我盼望着、等待着同他们再见。”
(2).想念。 元 乔吉 《两世因缘》第一折:“我待与 王妈妈 递手帕去来,只怕来的迟,教你盻望。”
(3).眺望,远望。《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 韩爱姐 正在楼上凭栏盻望,挥毫洒翰……忽报 陈经济 来了,连忙轻移莲步,欵蹙湘裙,走下楼来。” 清 李渔 《巧团圆·巧聚》:“立在低处盻望,这目光去不甚远;我且走到高坡之上去立一会儿。”  ——《漢語大詞典》
逐日 zhú rì
(1).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 邓林 。”后因以“逐日”喻行走疾速。《梁书·元帝纪》:“挟輈曳牛之侣,拔距磔石之夫,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隋 江总 《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昂昂逸驥,逐日千里。” 唐 张鷟 《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驥从东道,方申逐日之功。”
(2).一天接一天;每天。 唐 白居易 《首夏》诗:“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西游记》第二六回:“我闻 大圣 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 唐僧 往西天取经,逐日奔波山路,那些儿得閒,却来耍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我本要存逐日往来的,谁知他拿去给我存了六个月期,真是误事!”  ——《漢語大詞典》
候 hòu《國語辭典》

候 [ hòu ]

  1. 侦察、探察。《说文解字·人部》:「候,司望也。」《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汉·高诱·注:「候,视也。」《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
  2. 等待。如:「候车室」、「逾时不候」、「恭候大驾」、「稍候一会儿」。《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3. 探望。如:「问候」。《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援尝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两公子听见,便同公孙去候姑丈。」
  4. 服侍。如:「伺候」。《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勃字叔阳,年十二能诵诗、书。常候援兄况。」《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上·孝章宋皇后传》:「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
  5. 诊察。《北齐书·卷四九·方伎传·马嗣明传》:「刑邵子大宝患伤寒,嗣明为之诊,候脉。」《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九·卫气失常》:「候病所在,骨之属者。」
  6. 占卜。《后汉书·卷三○下·郎𫖮传》:「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多者,为方术之最。」
  7. 北平方言。指支付、付清。如:「候帐」、「这桌酒菜,张先生已候过钞了。」
  1. 时间、时令、时节。如:「天候已经不早了,快回去吧!」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下·游太和山日记》:「山谷川原,候同气异。」
  2. 事物的情况或征兆。如:「症候」、「火候」、「征候」。《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征,梦有六候。」《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凡游气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风雨之候也。」
  3. 用来瞭望、监视敌情的碉堡。《史记·卷二五·律书》:「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筑亭候,修烽燧。」唐·章怀太子·注:「亭候,伺候望敌之所。」通「堠」。
等 děng《國語辭典》

等 [ děng ]

  1. 品级、次第。如:「上等」、「甲等」、「劣等」、「高人一等」。
  2. 种、类。如:「何等人物」、「这等事情」。《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在弟是庸庸碌碌一等愚人,忝附同名。」
  3. 表类数之词:➊ ​ 表复数。如:「我等」、「尔等」、「一干人等」、「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金融中心。」➋ ​ 表列举不尽。如 :「我每天单是孩子的事都忙昏了,其他如厨房等等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4. 一种小型的秤。用来称金、银、药物等少量物品的衡器。《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大等秤进,小等秤出。」俗称为「等子」、「戥子」。
  1. 待、候。如:「等车」、「等一会儿」。《西游记·第一四回》:「你往那里去来?教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
  2. 相同、相齐。如:「相等」、「等于」、「均等」、「平等」、「高低不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