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声闲碧玉箫,歌歇红牙板。

未知作者元代〕《【双调】沉醉东风_罗绮散香风

罗绮散香风玉街,管弦喧夜月楼台。春鹅鬓上飞,春燕钗头带。约黄昏月圆
人在,何处闻灯不看来,多则为盟山誓海。
  羊羔酒香浮玉杯,凤团香冷彻金猊。锦儿掌上珍,红袖楼前立。画堂深醉生
春意,一任门前雪片飞,飘不到销金帐里。
  妙舞裙拖绛纱,轻敲板撒红牙。玉有香,春无价。待相逢放他不下,遥认青
旗那一家,常向垂杨下系马。
  画楼上谁横玉管,碧天边独跨苍鸾。轻轻檀板敲,滟滟金橙满。对西风放怀
吟玩,银汉无声转玉盘,恨煞今宵夜短。
  红烛下斜倚绣枕,绿窗前向怯罗衾。攒成翡翠纱,织就鸳鸯锦。度春宵少年
图甚?花有清香月有阴,少一个人人共寝。
  饮竹叶金杯兴阑,咏桃花彩扇诗悭。声闲碧玉箫,歌歇红牙板。宴西园五陵
人散,海马春愁压绣鞍,自恨寻芳较晚。
  安排下歌喉舞腰,准备着月夕花朝。恨春过,伤春早。且休教燕莺知道,春
色三分二分了,莫惜花前醉倒。
  闲锦瑟慵舒玉纤,傍鸾台懒对妆奁。一春绣被闲,尽日香闺掩。盼才郎镇长
作念,眉淡春山不喜添,泪湿残红万点。
  睡起来情怀懊恼,绣针儿不待汤着。困人时,春天道。落花飞红雨潇潇,蝶
粉蜂黄已过了,便瘦损他来看好。
  俺三竿日身披衲甲,恁五更寒帽裹乌纱。俺耕耘阔角牛,恁嘶月高头马。俺
打勤劳不羡荣华,恁苦战垓心血染沙,俺老瓦盆边醉煞。
  闻晓露藤摘紫花,听春雷茶采萌芽。桃蕨羡煮羹,钓锂新为。早食罢但得
些闲暇,自锄了青门半亩瓜,老瓦盆边醉煞。 僧犯奸得马表背救
  对人前敲禅板谈经说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你虽是千般智量高,他又
早十面埋伏下。吓的他赤条条东躲西扒,这耳朵今番轮到他,亏了个救命王菩萨
姓马。 咏相棋
  两下里排开阵角,小军卒守定沟壕。他那里战马攻,俺架起襄阳炮。有士相
来往虚嚣,定策安机紧守着,生把个将军困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玉箫牙板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闲 ( 閑 閒 ) xián
闲 [ xián ]
  1. 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相对:游手好~。没有~工夫。
  2. 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置。~房。机器别~着。
  3.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忙里偷~。
  4. 与正事无关的:~谈。~人免进。~话。
  5. 栅栏。
  6. 防御:防~。
碧 bì《國語辭典》

碧 [ bì ]

  1. 青绿色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碧,石之青美者。」《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
  1. 青绿色的。如:「碧草」、「碧波荡漾」。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玉箫(玉簫)yù xiāo
(1).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晋书·吕纂载记》:“ 即序胡 安据 盗发 张骏 墓,见 骏 貌如生,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赤玉簫。”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三:“玉簫和我神,金醴释我忧。” 宋 齐愈 《八宝妆》词:“惆悵夜久星繁,碧云望断,玉簫声在何处?”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又咏梅》词:“玉簫吹梦,金釵划影,悔不同擕。”
(2).人名。传说 唐 韦皋 未仕时,寓 江夏 姜使君 门馆,与侍婢 玉箫 有情,约为夫妇。 韦 归省,愆期不至, 箫 绝食而卒。后 玉箫 转世,终为 韦 侍妾。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后多借指姬妾。 宋 史达祖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 玉簫 犹逢 韦郎 。” 清 秋瑾 《翠楼怨·题王泽寰亡姬吴氏遗像》词:“但恐 玉簫 难再,愁煞 韦皋 。”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歇 xiē《國語辭典》

歇 [ xiē ]

  1. 休息。如:「这事不急,您歇会儿再做。」《说文解字·欠部》:「歇,息也。」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2. 停止。如:「歇业」、「歇手」。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凭栏处,潇潇雨歇。」
  3. 睡觉、住宿。如:「安歇」、「歇宿」。《水浒传·第三二回》:「当夜直吃到五更,叫小喽啰伏侍宋江歇了。」《红楼梦·第四四回》:「平儿就在李纨处歇了一夜。」
  4. 竭尽、凋零、衰败。南朝齐·谢朓〈王孙游〉诗:「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唐·李贺〈伤心行〉:「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5. 气味消散。《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1. 量词:➊ ​ 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相当于「番」、「次」。《董西厢·卷五》:「送下阶来欲待别,又嘱付两三歇。」➋ ​ 计算时段的单位。《水浒传·第四回》:「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
红 ( 紅 ) hóng/gōng
红 [ hóng ]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红 [ gōng ]
     ◎ 古同“”,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牙板 yá bǎn
亦作“ 牙版 ”。 象牙或木制的拍板。歌时击之为节拍。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卷九:“ 临安 出纸,纸径短色黄,状如牙版。”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寿汤侍郎》词:“牙板唱,花裀舞。” 元 萨都剌 《次韵游长干寺》之二:“细歌《金缕》鸣牙板,新酒檀槽出玉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