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

李白唐代〕《避地司空原言怀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南风不竞豪圣

南风(南風)nán fēng
(1).从南向北刮的风。《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 毛 传:“南风谓之凯风。” 南朝 宋 孔灵符 《会稽记》:“ 弘 ( 郑弘 )识其神人也,曰:‘常患 若邪溪 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 清 宋琬 《三叹》诗:“ 黄河 涛浪山巃嵸,溯流五日皆南风。”
(2).古代乐曲名。相传为 虞舜 所作。《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辨乐解》:“昔者 舜 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琴谱〉序》:“拟《清庙》之古,賡《南风》之诗,圣人之制作也。”
(3).南方的乐曲。《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杨伯峻 注:“北风、南风犹今云北曲、南曲也。” 清 吴乔 《雪夜感怀》诗:“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参见“ 南风不竞 ”。
(4).《诗经》中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 开元 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5).指 南朝 诗的风格。 明 胡应麟 《诗薮·杂编·遗逸下》:“盖至是南风渐渍於北,而六代淫靡之音极矣。於是 唐 文挺出,一扫而汎空之。”
(6).南方的风气。 唐 杜甫 《最能行》:“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
(7).男风;男色。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一折:“俺大王爷最爱南风,我们献去做个头功,倒有重重的赏赐哩。”《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原来 安 进士, 杭州 人,喜尚南风,见书童儿唱的好,拉着他手儿两个一递一口吃酒。” 清 褚人获 《坚瓠五集》卷三:“美男破老,男色所从来远矣…… 闽 、 广 两 越 尤甚。京师所聚小唱最多,官府每宴,輒夺其尤者侍酒,以为盛事,俗呼为南风。”  ——《漢語大詞典》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1.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2.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1.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不竞(不競)bù jìng
(1).不争逐。《管子·大匡》:“﹝ 桓公 ﹞谓 管仲 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 鲁 。’ 管仲 喟然叹曰:‘ 齐国 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扬子云 括澹寡营,不竞时名。”
(2).不强;不振。《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楚 必无功。”《金史·哀宗纪赞》:“ 金 人不竞,遂失故物。” 吴汝纶 《答严幼陵》:“执事之译此书,盖伤吾土之不竞,惧 炎 、 黄 数千年之种族,将遂无以自存。”
(3).谓竞争失利,犹言不胜。《辽史·伶官传·罗衣轻》:“上尝与太弟 重元 狎昵……又因双陆,赌以居民城邑。帝屡不竞,前后已偿数城。”  ——《漢語大詞典》
豪圣(豪聖)háo shèng
大圣人。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六:“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南风昔不避,豪圣思经纶。” 清 魏源 《杂诗》之一:“苟尽纵其为,豪圣岂无才。”  ——《漢語大詞典》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1.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2.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3.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1.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1. 之读音。
经 ( 經 ) jīng
经 [ jīng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
  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
  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
  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
  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
  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
  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
  10. 缢死,上吊:自~。
  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
  12. 古同“京”,数目。
  13. 姓。
伦 ( 倫 ) lún
伦 [ lún ]
  1. 辈,类:无与~比。不~不类。
  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天~。~常。~理。
  3. 条理,次序:~次。~类(a.条理;b.同类)。
  4.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