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扪心(捫心)mén xīn
抚摸胸口。表示反省。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览镜愁将老,捫心喜復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事不以口舌争,君捫心清夜,先自问其何如。”滇剧《闯宫》:“你所做下的罪孽,扪心想想,也应拔剑自杀!” ——《漢語大詞典》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叹息(嘆息)tàn xī
(1).叹气。《礼记·祭义》:“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临朝叹息。”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清 魏源 《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名-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 参见「影印 」条。
-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枯槁 kū gǎo
亦作“ 枯槀 ”。亦作“ 枯稿 ”。
(1).草木枯萎。《老子》:“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易纬通卦验》卷下:“灾则泽涸,物枯槁不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宣王庙树》:“ 兗州 曲阜县 文宣庙 门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稿已久。” 宋 梅尧臣 《暮雪》诗:“草木一变妍,枯槁忘其真。”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2).指枯萎的草木。《文子·上仁》:“是以羣生以长,万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以为民资。”《汉书·礼乐志》:“枯槀復产,乃成厥命。” 颜师古 注:“枯槀,谓草木经冬零落者也。” 宋 黄庭坚 《次韵文少微判官祈雨有感》:“从此滂沲遍枯槁,爱民天子似 仁宗 。” 元 萨都剌 《早发黄河即事》诗:“凄风振枯槁,短髮凉颼颼。”
(3).消瘦,憔悴。《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形容枯槁,面目犂黑。”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宋 陆游 《悲秋》诗之一:“形骸枯槁病侵陵,少睡长饥一老僧。”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你道奴家如今形容枯槁,鬢髮蓬鬆,全不似当初的容貌。”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已枯槁了多少年辰,我诀别了我的青春。”
(4).干涸,枯绝。 汉 贾谊 《旱云赋》:“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去岁左迁 夜郎 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卿久居荒土,得被漏泉之泽,涵濡浸渍久矣,不自枯槁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此宝形虽两颗,气实相联。彼此相逐,纔是活物,可以长久。若拆开两处,用不多时,就枯槁无用。”
(5).谓穷困潦倒。《庄子·天下》:“虽然, 墨子 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一:“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窃念古之烈士……虽裘葛不完,糲糠几废,亦未尝造謁有位,祈望恩奬。顾血气心膂岂异於人哉?且非乐枯槁饿贱而恶荣利也。” 金 元好问 《戏题新居二十韵》:“胸中广厦千万间,天地一身无着处。北来衣冠日枯槀,十九桃符傍门户。”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苦不合时宜,身名坐枯槁。”
(6).谓安贫之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名山志》:“枕岩潄流者,乏於大志,故保其枯槁。”
(7).谓诗的某些风格。指苦寒悲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郊 之诗,憔悴枯槁,其气局促不伸。”
(8).谓诗的某些风格。指朴素恬淡。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陶渊明 、 韦苏州 之诗,寂寞枯槀,如丛兰幽桂,宜于山林而不可置於朝廷之上。”
(9).指书法气脉不畅之弊。 唐 窦臮 《述书赋》:“枯槁:欲北还南,气脉断絶。” ——《漢語大詞典》
(1).草木枯萎。《老子》:“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易纬通卦验》卷下:“灾则泽涸,物枯槁不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宣王庙树》:“ 兗州 曲阜县 文宣庙 门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稿已久。” 宋 梅尧臣 《暮雪》诗:“草木一变妍,枯槁忘其真。”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2).指枯萎的草木。《文子·上仁》:“是以羣生以长,万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以为民资。”《汉书·礼乐志》:“枯槀復产,乃成厥命。” 颜师古 注:“枯槀,谓草木经冬零落者也。” 宋 黄庭坚 《次韵文少微判官祈雨有感》:“从此滂沲遍枯槁,爱民天子似 仁宗 。” 元 萨都剌 《早发黄河即事》诗:“凄风振枯槁,短髮凉颼颼。”
(3).消瘦,憔悴。《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形容枯槁,面目犂黑。”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宋 陆游 《悲秋》诗之一:“形骸枯槁病侵陵,少睡长饥一老僧。”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你道奴家如今形容枯槁,鬢髮蓬鬆,全不似当初的容貌。”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已枯槁了多少年辰,我诀别了我的青春。”
(4).干涸,枯绝。 汉 贾谊 《旱云赋》:“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去岁左迁 夜郎 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卿久居荒土,得被漏泉之泽,涵濡浸渍久矣,不自枯槁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此宝形虽两颗,气实相联。彼此相逐,纔是活物,可以长久。若拆开两处,用不多时,就枯槁无用。”
(5).谓穷困潦倒。《庄子·天下》:“虽然, 墨子 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一:“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窃念古之烈士……虽裘葛不完,糲糠几废,亦未尝造謁有位,祈望恩奬。顾血气心膂岂异於人哉?且非乐枯槁饿贱而恶荣利也。” 金 元好问 《戏题新居二十韵》:“胸中广厦千万间,天地一身无着处。北来衣冠日枯槀,十九桃符傍门户。”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苦不合时宜,身名坐枯槁。”
(6).谓安贫之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名山志》:“枕岩潄流者,乏於大志,故保其枯槁。”
(7).谓诗的某些风格。指苦寒悲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郊 之诗,憔悴枯槁,其气局促不伸。”
(8).谓诗的某些风格。指朴素恬淡。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陶渊明 、 韦苏州 之诗,寂寞枯槀,如丛兰幽桂,宜于山林而不可置於朝廷之上。”
(9).指书法气脉不畅之弊。 唐 窦臮 《述书赋》:“枯槁:欲北还南,气脉断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