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杜甫〔唐代〕《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彩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彩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百舌 bǎi shé
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 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於事也。” 唐 陆翚 《送胡八弟》诗:“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宋 苏轼 《安国寺寻春》诗:“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清 陈维嵩 《桃源忆故人·重游惠山寄畅园怀秦对岩检讨》词:“莫听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参见“ 百舌鸟 ”。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无语(無語)wú yǔ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漢語大詞典》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漢語大詞典》
繁花 fán huā
亦作“ 繁华 ”。
(1).盛开的花;繁密的花。 晋 陶潜 《荣木》之二:“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 唐 李益 《牡丹》:“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唐 李商隐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元 倪瓒 《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诗:“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之四:“烟暖雨初收,落尽繁华小院幽。”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 艾青 《复活的土地》诗:“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2).犹百花。 三国 魏 曹植 《朔风》之四:“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宋 范成大 《陆务观作春愁曲悲甚作诗反之》:“东风本是繁华主,天地元无著愁处。”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持雅堂诗集》:“《蓼花》云:‘大叶粗枝不畏风,艷分水国立庭中,年来閲徧繁华色,只有秋花耐久红。’” ——《漢語大詞典》
(1).盛开的花;繁密的花。 晋 陶潜 《荣木》之二:“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 唐 李益 《牡丹》:“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唐 李商隐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元 倪瓒 《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诗:“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之四:“烟暖雨初收,落尽繁华小院幽。”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 艾青 《复活的土地》诗:“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2).犹百花。 三国 魏 曹植 《朔风》之四:“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宋 范成大 《陆务观作春愁曲悲甚作诗反之》:“东风本是繁华主,天地元无著愁处。”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持雅堂诗集》:“《蓼花》云:‘大叶粗枝不畏风,艷分水国立庭中,年来閲徧繁华色,只有秋花耐久红。’” ——《漢語大詞典》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名-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几时(幾時)jǐ shí
(1).多少时候。 汉武帝 《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水浒传》第四四回:“ 杨林 问道:‘二位兄弟在此聚义几时了?’”
(2).指不长的一段时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小童对 赵县君 ﹞説:‘他这几时只在下处,再不到外边去。’”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这等説起来,又有几时躭搁了。”
(3).什么时候。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宋 苏轼 《儋州》诗之二:“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西游记》第八回:“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漢語大詞典》
(2).指不长的一段时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小童对 赵县君 ﹞説:‘他这几时只在下处,再不到外边去。’”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这等説起来,又有几时躭搁了。”
(3).什么时候。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宋 苏轼 《儋州》诗之二:“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西游记》第八回:“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