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将军生擒伪驸马,虏兵十万冰山摧。

胡榘宋代〕《濠梁凯歌

春残天气何佳哉,捷书夜自濠梁来。
将军生擒伪驸马,虏兵十万冰山摧。
何物轻獧挑胡羯,万里烟尘暗边徼。
边臣玩寇不却攘,三月淮堧惊蹀血。
庙谟密遣山东兵,李将军者推忠精。
铁鎗匹马首破阵,暗呜叱咤风云生。
摧杀群妖天与力,虏丑成擒不容逸。
失声走透虏鼓搥,犹截腾骧三百匹。
防围健使催赐金,曹家庄畔杀胡林。
游魂欲反定悬胆,将军岂知关塞深。
君不见往日蕲王邀兀朮,围合狐跳追不得。
夫人明日拜函封,乞罪将军纵狂逸。
岂知李侯心胆粗,捕缚猘子才须臾。
金牛走敌猛将有,沔州斩贼儒生无。
宗社威灵人制胜,养锐图全无轻进。
会须入汴缚酆王,笳鼓归来取金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将军生擒驸马十万冰山

将军(將軍)jiāng jūn
(1).官名。《墨子·非攻中》:“昔者 晋 有六将军。” 孙诒让 间诂:“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 春秋 时通称军将为将军。”
(2). 战国 时始为武将名。 汉 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临时出征的统帅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 魏 晋 南北朝 时,将军有各种不同的职权和地位,如中军将军、龙骧将军等,多为临时设置而有实权;如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则仅为称号。 唐 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 宋 、 元 、 明 多以将军为武散官。 明 代的总兵官有挂印带将军号的。此外, 宋 、 元 、 明 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 清 代的将军有三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 满 族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如 江宁 、 广州 、 成都 等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如 黑龙江 、 吉林 、 伊犁 ),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 太平天囯 朝内官职,丞相最高,以次为检点、指挥、将军。
(3).泛指高级将领,或对军官之尊称。《史记·项羽本纪》:“臣与将军戮力而攻 秦 ,将军战 河 北,臣战 河 南。”《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诸将军幸欲尊立宗室,其德甚厚。”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4).象棋术语。又称“照将”,简称“将”。亦用以比喻给人出难题。 毛泽东 《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我看,这个整改又要来一个鸣放高潮。把大字报一贴,你为什么不改?将一军。这个将军很有作用。”
(5).中药石硫黄,大黄的别名。分别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部、草部。
(6).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漢語大詞典》
生擒 shēng qín
活捉。《北齐书·尧雄传》:“ 雄 设伏要击,生擒 洪芝 、 当伯 等,俘获甚众。”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 公孙 仍恃险, 侯景 未生擒。”《花月痕》第四回:“出榜安民,将生擒贼首一齐梟斩示众。”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兵多将杂,指挥不能统一,而朝廷不问实际,只顾仓卒督战,结果一败涂地,损兵折将,而我自己便被生擒活捉。”  ——《漢語大詞典》
伪 ( 偽 僞 ) wěi
伪 [ wěi ]
  1. 假,不真实:~造。~装。~劣。~证。~善。虚~。去~存真。
  2. 不合法的:~政府。~军。
驸马(駙馬)fù mǎ
(1).副车之马;驾辕之外的马。《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然马过於圃池,而駙马败者,非芻水之利不足也,德分於圃池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駙马都尉掌駙马,皆 武帝 初置。” 颜师古 注:“駙,副马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隶续·汉鲁峻石壁残画像》 宋 洪适 释:“横车之后,后有駙马二匹。”
(2).驸马都尉的简称。《后汉书·鲁恭传》:“﹝ 鲁恭 ﹞从巡狩 南阳 ,除子 抚 为郎中,赐駙马从驾。”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駙马奉车,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珥笔。”
(3). 三国 魏 何晏 始以公主丈夫拜驸马都尉,后代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因以指皇帝的女婿。 清 代称“额駙”。 唐 韩翃 《宴杨驸马山池》诗:“中朝駙马 何平叔 ,南国词人 陆士龙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皇女为公主,其夫必拜駙马都尉,故谓之駙马。”《说唐》第四二回:“再説 李元霸 回到 潼关 ,有駙马 柴绍 前来接应。”
(4).泛指女婿。多含讥讽或戏谑意。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广南 俚俗﹞又呼舅为官,姑为家,竹舆为逍遥子,女婿作駙马,皆 中州 所不敢言。” 沈从文 《贵生》:“ 贵生 不欢喜癞子……因为 贵生 怕癞子招亲,从帮手改成驸马。”《花城》1981年第2期:“那个小伙子被大队书记招做驸马之后,在那一年的春天就搬到岳父家去住了。”  ——《漢語大詞典》
虏 ( 虜 ) lǔ
虏 [ lǔ ]
  1. 俘获:~获。俘~。(➊打仗时捉住敌人;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 俘获的人。
  3.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兵 bīng《國語辭典》

兵 [ bīng ]

  1. 武器。如:「秣马厉兵」、「短兵相接」。《说文解字·廾部》:「兵,械也。」《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汉·郑玄·注:「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战士、军队。如:「调兵遣将」、「按兵不动」、「精兵政策」。《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文选·江淹·杂体诗·卢中郎》:「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
  3. 军事、战争,或有关于军事、战争的事情。如:「纸上谈兵」、「谈笑用兵」。《左传·隐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文选·钟会·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新野。」
  4. 专指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如:「炮兵」、「骑兵」、「步兵」、「号兵」、「传 令兵」。
十万(十萬)shí wàn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漢語大詞典》
冰山 bīng shān
(1).冰冻形成的山。冰山遇天气转暖即消融,故亦以比喻不可长久依赖的靠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杨国忠 权倾天下,四方之士,争诣其门。进士 张彖 者, 陕州 人也,力学有大名,志气高大,未尝低折於人。人有劝 彖 令修謁 国忠 ,可图显荣。 彖 曰:‘尔辈以谓 杨公 之势,倚靠如 泰山 ,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尔。’后果如其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些人依附内相,原是冰山,一朝失势,破败死亡,此是常理。”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英梦禅》:“夫以封圻大臣,素丝自励,谨避嫌隙,犹恐察访不週,自招罪戾。岂可结交权要,倚冰山为巢窟,其祸不旋踵矣。”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
(2).冰层长年不化的高山。 鲁迅 《野草·死火》:“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3).两极地带的冰川,入海口处常结成巨大的冰块,受海浪冲击而断裂,漂浮海上,成为冰山,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逐渐溶化。  ——《漢語大詞典》
摧 cuī《國語辭典》

摧 [ cuī ]

  1. 折断。如:「摧折」、「摧枯拉朽」。《说文解字·手部》:「摧,折也。」《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2. 毁坏、崩塌。如:「摧毁」、「无坚不摧」。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虽是这战伐,负著个天摧地塌。」
  3. 挫折、压抑。《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
  4. 伤害。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二首之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心。」唐·李白〈长相思〉诗:「长相思,摧心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