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煌煌大业,唐代昭昭正绪,此理细推寻。
舒頔〔元代〕《水调歌头 时杨溪避兵》
饱来石上卧,醉向水边吟。山灵不管闲事,容我尽登临。
山外猿啼鹤唳,世上虎争狼斗,此地白云深。今古一抔土,天地亦何心。
隔茅庐,尘万丈,不相侵。林泉自有佳处,石溜假鸣琴。
汉室煌煌大业,唐代昭昭正绪,此理细推寻。高咏出山去,草木亦知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汉室(漢室)hàn shì
指 汉 朝。《〈尚书〉序》:“ 汉 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 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唐 戴叔伦 《过贾谊旧居》诗:“谩有长书忧 汉 室,空将哀些弔 沅 湘 。” 明 刘炳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 诸葛 有心扶 汉 室,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 ——《漢語大詞典》
煌煌 huáng huáng
(1).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朱熹 集传:“煌煌,大明貌。” 前蜀 贯休 《善哉行》:“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金 王若虚 《上周监察夫人生朝》:“煌煌綺罗,洋洋丝竹。” 郭沫若 《万引》:“﹝他﹞坐上电车一直坐到书店门口,店里已经是灯光煌煌的了。”
(2).显耀;盛美。《汉书·扬雄传下》:“明哲煌煌,旁烛之疆;逊於不虞,以保天命。” 宋 沈遘 《五言沈沔天隐楼》:“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清 孙枝蔚 《房衍公与予见后朝夕不离感赠》诗之二:“ 京雒 何煌煌,相府何潭潭。” 徐迟 《财神和观音》:“他默诵起来了,现在这果真已是篇煌煌的大论文。”
(3).昭彰;醒目。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孔 壁既彰,蝌斗煌煌。”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有些报纸上都用了头号字煌煌地排印着,可以刺得人们头昏。” ——《漢語大詞典》
(2).显耀;盛美。《汉书·扬雄传下》:“明哲煌煌,旁烛之疆;逊於不虞,以保天命。” 宋 沈遘 《五言沈沔天隐楼》:“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清 孙枝蔚 《房衍公与予见后朝夕不离感赠》诗之二:“ 京雒 何煌煌,相府何潭潭。” 徐迟 《财神和观音》:“他默诵起来了,现在这果真已是篇煌煌的大论文。”
(3).昭彰;醒目。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孔 壁既彰,蝌斗煌煌。”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有些报纸上都用了头号字煌煌地排印着,可以刺得人们头昏。” ——《漢語大詞典》
大业(大業)dà yè
(1).大功业,大事业。《易·繫辞上》:“盛德大业,子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孔颖达 疏:“於行谓之德,於事谓之业。”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三者备矣,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正天下之大名,建天下之大业,能事毕矣。”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等到事情急了,他们又都抛弃了人民逃到外国去了,--不来帮着人民共负大业。”
(2).谓帝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唐 胡曾 《阿房宫》诗:“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前汉书平话》卷上:“自古丧大业宗禋者,其所斩有由矣。”
(3).谓高深的学业。《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 ——《漢語大詞典》
(2).谓帝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唐 胡曾 《阿房宫》诗:“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前汉书平话》卷上:“自古丧大业宗禋者,其所斩有由矣。”
(3).谓高深的学业。《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 ——《漢語大詞典》
唐 táng《國語辭典》
唐 [ táng ]
名- 朝代名:➊ 传说中帝尧的时代。➋ 参见「唐朝 」条。➌ 参见「[[后唐]]」条。➍ 参见「[[南唐]]」条。
- 中国的别称。如:「唐装」、「唐人街」。
- 庭院中的道路。《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 姓。如明代有唐顺之。
- 广大。《文选·枚乘·七发》:「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 参见「[[荒唐]]」条。
- 参见「唐突 」条。
- 虚、空。如:「功不唐捐」。
代 dài《國語辭典》
代 [ dài ]
名- 历史的阶段、分期。如:「朝代」、「古代」、「唐代」、「现代」。《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 泛指时间。如:「年代」、「时代」。
- 量词。计算辈分的单位。如:「他家四代祖孙都从事同一行业。」
- 继任的人。《宋史·卷四一六·余玠传》:「戎帅欲举统制姚世安为代。」
- 国名:➊ 战国时的国家,为赵襄子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北省蔚县东北。➋ 五胡十六国鲜卑拓跋氏所建。约在今大陆地区山西、内蒙古一带,后为前秦所灭。
- 姓。如宋代有代渊。
- 替代、替换。如:「代课」、「越俎代庖」。《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彼可取而代也。」
- 交替、轮流。《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 接替、继承。《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汉·王充《论衡·偶会》:「父殁而子嗣,姑死而妇代。」
- 轮流更换。如:「人才代兴」、「新陈代谢」。
昭昭 zhāo zhāo
(1).明亮。《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王逸 注:“昭昭,明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於天,滔滔犹四瀆之纪於地。”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歌,白日兮昭昭。”
(2).明白;显著。《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鬼神之事,著於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不久党给他开了追悼会,盖棺论定肯定了他生前昭昭的功绩。”
(3).明快爽朗。《诗·鲁颂·泮水》:“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高亨 注:“昭昭,响亮也。”
(4).不安貌。《荀子·富国》:“ 墨子 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章诗同 注:“昭昭然,同耿耿然,不安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
(2).明白;显著。《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鬼神之事,著於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不久党给他开了追悼会,盖棺论定肯定了他生前昭昭的功绩。”
(3).明快爽朗。《诗·鲁颂·泮水》:“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高亨 注:“昭昭,响亮也。”
(4).不安貌。《荀子·富国》:“ 墨子 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章诗同 注:“昭昭然,同耿耿然,不安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
正绪(正緒)zhèng xù
正统。《金史·太宗纪》:“末,听大臣计,传位 熙宗 ,使 太祖 世嗣不失正绪。” 元 袁桷 《观真文忠公画像》诗:“生世我已后,正绪遗顓蒙。”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代-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理 lǐ《國語辭典》
理 [ lǐ ]
动- 雕琢玉石。《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 修整、整治、使整齐。如:「整理」、「治理」、「理家」、「管理」。
- 办事、处置。如:「办理」、「处理」、「代理」。
- 对别人的言行有所反应。如:「答理」、「理会」、「不理不睬」。
- 温习、熟习。如:「书不理不熟。」明·无名氏《闹铜台·楔子》:「英雄贯满东京府,曾理兵书习六韬。」
- 条纹、纹路。如:「肌理」、「纹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物异》:「建城县出燃石,色黄理疏,以水灌之则热,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 事物的规律、意旨。如:「天理」、「公理」、「真理」、「义理」、「定理」。
- 顺序、层次。如:「有条有理」。《荀子·儒效》:「井井兮有理也。」
- 物理学科或自然学科。如:「理化」、「理工」。
- 姓。如殷商时代有理征。
细 ( 細 ) xì
细 [ xì ]
- 颗粒小的,与“粗”相对:~沙。~面。~屑。
- 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线。~丝。~眉。~水长流。
- 精致的:~瓷。~布。~工。~活儿。
- 声音小:嗓音~。
- 周密详尽:仔~。精~。~致。~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腻。胆大心~。
- 微小的:~小。~微。~节。事无巨~。
- 俭省:他过日子很~。
推寻(推尋)tuī xún
推求寻索。 汉 蔡邕 《文恭侯胡公碑》:“率慕《黄鸟》之哀,推寻《雅》意,彷徨旧之。”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斯并因地而变,随时而革,布在方册,无假推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今紬绎羣言,旁参百代,推寻事势,考定异同。” 钱钟书 《管锥编·全梁文卷一》:“《序》则语非泛设,文过自炫,颇耐推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