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惊觉扬州梦,芳心事、等闲忘却。
邵亨贞〔元代〕《花心动 其一 黄伯阳岁晚见梅,适遇旧赋以赠别,持行卷来,求孙果翁、卫立礼洎予皆和》
东阁何郎,记当时、曾赏旧家红萼。彩笔赋诗,绿发簪花,多少少年行乐。
自从惊觉扬州梦,芳心事、等闲忘却。断魂处,月明江上,路迷天角。
老去才情顿薄。奈客里相逢,共伤漂泊。洗尽艳妆,留得遗钿,尚有暗香如昨。
岁寒天远离杯短,匆匆去、孤怀难托。向花道,春来未应误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自从(自從)zì cóng
(1).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三:“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復射蛟江水中。”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折:“自从认了个兄弟,我心间甚是欢喜。”《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来 许晏 、 许普 ,自从蒙哥哥教诲,知书达礼,全以孝弟为重。”
(2).跟从自己;自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 隋煬 酷嗜经典,既欲徙都 广陵 ,必尽载诸书自从。” ——《漢語大詞典》
(2).跟从自己;自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 隋煬 酷嗜经典,既欲徙都 广陵 ,必尽载诸书自从。” ——《漢語大詞典》
惊觉(驚覺)jīng jué
(1).警戒觉悟。惊,通“ 警 ”。《战国策·赵策一》:“恐其事不成,故出兵以佯示 赵 魏 ;恐天下之惊觉,故微 韩 以贰之。”
(2).受惊而觉醒;惊醒。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充 帐下 周勤 ,时昼寝,梦见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径, 勤 惊觉。” 宋 陆游 《夜梦与宇文子友谭德会山寺若饯予行者乃作此诗》:“隣鐘忽惊觉,鸦翻窗欲明。”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於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二章:“忽然,邻近的鸡叫声惊觉了他。” ——《漢語大詞典》
(2).受惊而觉醒;惊醒。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充 帐下 周勤 ,时昼寝,梦见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径, 勤 惊觉。” 宋 陆游 《夜梦与宇文子友谭德会山寺若饯予行者乃作此诗》:“隣鐘忽惊觉,鸦翻窗欲明。”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於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二章:“忽然,邻近的鸡叫声惊觉了他。” ——《漢語大詞典》
扬州梦(揚州夢)yáng zhōu mèng
唐 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 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杜牧 随 牛僧孺 出镇 扬州 ,尝出入倡楼,后分务 洛阳 ,追思感旧,谓繁华如梦,故云。后用为感怀之典实。 明 高启 《和逊庵效香奁体》:“ 扬州 梦断十三年,底事犹存未了缘。” 清 曹寅 《春日感怀》诗之二:“伤心人醒 扬州 梦,前日风吹 易水 城。” ——《漢語大詞典》
芳心 fāng xīn
(1).指花蕊。俗称花心。 宋 苏轼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数枝残緑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金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明 韩洽 《雪下红》诗:“芳心良独苦,谁谓不知寒。”
(2).指女子的情怀。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九:“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徐氏》:“窗外芭蕉点点,做尽凄切,禁不住芳心欲折。” 茅盾 《子夜》六:“那还不是一定要引起公园中各式各样的女性,狷介的,忧郁的,多情善感的青年女郎,对于他的美丽僵尸洒一掬同情之泪,至少要使她们的芳心跳动?” ——《漢語大詞典》
(2).指女子的情怀。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九:“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徐氏》:“窗外芭蕉点点,做尽凄切,禁不住芳心欲折。” 茅盾 《子夜》六:“那还不是一定要引起公园中各式各样的女性,狷介的,忧郁的,多情善感的青年女郎,对于他的美丽僵尸洒一掬同情之泪,至少要使她们的芳心跳动?”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名-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等闲(等閒)děng xián
亦作“ 等閒 ”。
(1).寻常;平常。 唐 贾岛 《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閒,谁是知音目。” 元 邓玉宾 《粉蝶儿》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閒间世无人到。”《好逑传》第一回:“他人虽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铁一般,十分执拗,又有几分膂力,动不动就要使气动粗,等闲也不轻易见他言笑。” 毛泽东 《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轻易;随便。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诗:“等閒栽树木,随分占风烟。” 宋 朱熹 《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鱼水似夫妻正美满,被功名等闲离拆。”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 上海 是帝国主义的堡垒, 武汉 更是 吴佩孚 的地盘,等闲取不得。”
(3).无端;平白。 唐 刘禹锡 《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宋 欧阳修 《南歌子》词:“等閒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元 邵亨贞 《蝶恋花》词:“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閒牵动离人泪。” ——《漢語大詞典》
(1).寻常;平常。 唐 贾岛 《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閒,谁是知音目。” 元 邓玉宾 《粉蝶儿》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閒间世无人到。”《好逑传》第一回:“他人虽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铁一般,十分执拗,又有几分膂力,动不动就要使气动粗,等闲也不轻易见他言笑。” 毛泽东 《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轻易;随便。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诗:“等閒栽树木,随分占风烟。” 宋 朱熹 《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鱼水似夫妻正美满,被功名等闲离拆。”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 上海 是帝国主义的堡垒, 武汉 更是 吴佩孚 的地盘,等闲取不得。”
(3).无端;平白。 唐 刘禹锡 《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宋 欧阳修 《南歌子》词:“等閒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元 邵亨贞 《蝶恋花》词:“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閒牵动离人泪。” ——《漢語大詞典》
忘却 wàng què
忘记掉。 唐 张籍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诗:“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 曲江 春。” 宋 张先 《满江红·初春》词:“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水浒传》第六十回:“ 吴学究 道:‘ 吴用 也在心多时了,不想一向忘却。小生略施小计,便教本人上山。’” 李国文 《月食》:“有些值得永远记忆,有些应该彻底忘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