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这空空,无可触,遍含融。

刘志渊金朝〕《行香子

妄认苦蕴。汩碍胸中。逐缘生、分别匆匆。好将万境,同摄心宫。

泯迷踪,知诸相,体皆空。

照见空宗。有用真空。显心法、动作明空。昆仑顶上,趯弄虚空。

这空空,无可触,遍含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空空无可

这 ( 這 ) zhè/zhèi
这 [ zhè ]
  1. 代词,此,指较近的时间、地点或事物,与“”相对:~里。~些。~个。~样。
  2. 这时候,指说话的同时:他~就来。
这 [ zhèi ]
     ◎ “这(zhè)一”二字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点儿。~些年。
空空 kōng kōng
(1).诚实貌;憨厚无知貌。《吕氏春秋·下贤》:“悤悤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 高诱 注:“空空,慤也。”《大戴礼记·主言》:“君先立於仁,则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慤,女憧,妇空空。”
(2).空疏貌;浅薄貌。 清 刘大櫆 《与高督鹾书》:“空空而为博,戔戔而为宏, 櫆 兹愧焉。”
(3).佛教谓一切皆空而又不执着于空名与空见。《大品般若经·如化品》:“以空空,故空。不应分别是空、是化。” 唐 张瀛 《赠琴棋僧歌》:“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解释文字,终难契入;执定己见,终难空空;耘人之田,终荒家穰。” 康有为 《庐山谣》:“ 虎溪 之水鸣潺淙,似闻山鬼説法谈空空。”
(4).谓一无所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桐川酒》:“ 沉 恐地有陷处,秉烛照之,地平如掌,一层之下,空空无餘。” 叶圣陶 《未厌集·抗争》:“ 郭先生 觉得现在真成两手空空了,没有凭借,没有归宿,什么都没有!” 沙汀 《航线》:“带着唠叨和空空的肚皮,客人们又终于懒拖拖地望楼上拥去了。”
(5).虚空;天空。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疏树语摵摵,薄云卷空空。”
(6).白白地;徒然。 郭沫若 《瓶》诗之十三:“我求她立地回音,她却是不肯遵守。空空又等了一周。”
(7).象声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鬼怪·凶宅》:“春月移植一梨树,命工掘地,稍深,见一巨石板,叩之,空空有声。”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御下》:“绕城多坎,伏瓮而听,其声空空。”  ——《漢語大詞典》
无可(無可)wú kě
(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漢語大詞典》
触 ( 觸 ) chù
触 [ chù ]
  1.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
  2.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
  3. 遇着:接~。~觉(jué)。~目惊心。~角(jiǎo)。~景生情。~类旁通。
  4.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1.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1.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1.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1. (一)​之语音。
含 hán《國語辭典》

含 [ hán ]

  1. 东西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吞下。如:「含著药片。」汉·刘熙《释名·释饮食》:「含,合也,合口亭之也。」《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
  2. 里面藏著,存在著。如:「含水分」、「含养分」、「含苞待放」。《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3. 包容、容纳。如:「包含」。《易经·坤卦·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 怀著。如:「含怒」、「含恨」、「含羞带怯」、「含情脉脉」。唐·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5. 忍受、忍耐。如:「茹苦含辛」。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含垢忍耻,与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含 [ hàn ]

  1. 古代塞在死者嘴里的珠玉。《广韵·去声·勘韵》:「琀,送死口中玉。亦作含。」《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汉·何休·解诂:「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战国策·赵策三》:「邹、鲁之臣,生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通「琀」。
  1. 一种古代礼俗。将珠玉塞在死者的嘴里,称为「含」。《左传·襄公十九年》:「二月甲寅,(荀偃)​卒,而视,不可含。」《礼记·檀弓下》:「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
融 róng《國語辭典》

融 [ róng ]

  1. 炊煮时,火气上升消散。《说文解字·鬲部》:「融,炊气上出也。」
  2. 消溶、溶化。唐·卢仝〈酬愿公雪中见寄〉诗:「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宋·王安石〈北山道人栽松〉诗:「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
  3. 调和。如:「水乳交融」。
  4. 流通。如:「融通资金」。《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云行雨施,品物咸融。」
  1. 和乐。如:「其乐融融」。
  2. 长久。《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
  1. 传说中的火神。即祝融。《墨子·非攻下》:「天命融隆火。」《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