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此心拙诚。

魏初元代〕《沁园春 留别次张周卿韵

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此心拙诚。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遥望神州故人千里,何意今年共此行。潇萧雨,算几番茅屋,灯火残更。

从教长路欹倾,𢬵一醉,都消磊磈平。向白云直上,君吟我和,绿波江畔,我唱君赓。

恰到相逢又还相别,惭愧人间功与名。长亭外,望野烟春草,不尽离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拙诚

自揣
唐书陆贽传凡任将帅必先考察行能然后指所授之方所委之要令自揣可否  ——《韵府拾遗 纸韵》
平生 píng shēng
(1).平素;往常。《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唐 杜甫 《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周立波 《懒蛋牌子·去抓赵子彬》:“人人都知道, 赵子彬 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钱,好看娘们。”
(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 晋 陶潜 《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
(3).旧交;老交情。 唐 杨衡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便若平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陈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称善,即邀至舟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来。《陈书·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几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牵牛,情驰 扬 越 。” 唐 韩愈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南宫适 用尽平生气力死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这可以说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笔生意。”  ——《漢語大詞典》
百无一能(百無一能)bǎi wú yī néng
百事中无一事能做。形容人无能。《水浒传》第三二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拙诚(拙誠)zhuō chéng
虽然愚钝但却真诚。《韩非子·说林上》:“‘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 以有功见疑, 秦西巴 以有罪益信,由仁与不仁也。” 汉 刘向 《说苑·谈丛》:“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三国 魏 曹植 《当事君行》:“好恶随所爱憎,追举逐声名;百心可事一君,巧诈寧拙诚。”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使比及至是,而其产破散或身先亡,则何以辞於世乎?所谓巧诈不如拙诚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