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意深有在,要周流、海内作师传。
蒲道源〔元代〕《木兰花慢 寿王国宾总管》
数当今人物,问谁似,玉堂仙。但苏子才名,居中未几,补外何偏。天公意深有在,要周流、海内作师传。万古斯文正脉,一生前圣遗编。胸襟理胜自超然。虽老未华颠。念厚禄崇资,真成大耐,何计荣迁。心期岁丰民乐,更公庭、无讼酒如川。唤取梅花为寿,看他老桧千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天公 tiān gōng
天。以天拟人,故称。《尚书大传》卷五:“烟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於天公。” 宋 陆游 《残雨》诗:“五更残雨滴檐头,探借天公一月秋。”《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都是天公默佑我们,闔家都该办注名香达谢上苍。” 郭小川 《昆仑行》:“只有寂寞的天公呵,肯与 昆仑山 作伴。” ——《漢語大詞典》
意 yì《國語辭典》
意 [ yì ]
名- 意思。《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唐·杜牧〈答庄充书〉:「是意能 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
- 见解、看法。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私念、成见。《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情趣。如:「春意」、「醉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 情感。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唐·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之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愿望。如:「称心如意」。《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
- 内心、胸襟。《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 姓。如明代有意秀。
- 怀疑。《韩非子·存韩》:「为计而使诸侯有意伐之心,至殆也。」《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孝王刘武传》:「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 猜测、推测。如:「出其不意」。《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管子·小问》:「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
- 考虑。《诗经·小雅·正月》:「终逾绝险,曾是不意。」《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 或。《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庄子·盗跖》:「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通「抑」。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动-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 姓。如晋代有在育。
要 yào/yāo《國語辭典》
要 [ yào ]
名- 關鍵、重點。如:「提要」、「綱要」、「摘要」。
- 索取、討取。如:「要帳」、「要飯」。
- 收為己有。如:「這件衣服我要了。」
- 請求、拜託。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 需要。如:「我要一枝筆。」
- 重大的、重要的。如:「要港」、「要人」、「要職」。
- 切當的。參見「要道 」條。
- 概括、總括。用於文言文。如:「要言之,為人應以誠字居心。」《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 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 即將。如:「我要出門了。」、「天要下雨了。」
- 表示提醒或命令人做某事。如:「不論環境如何困厄,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好好做人。」、「別忘了要告訴他,要仔細檢查,別再出錯。」
- 表示想、希望做某事。唐·韓愈〈竹逕〉詩:「若要添風月,應除數百竿。」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一二齣》:「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
- 如果。表示假設的關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 要麼的簡稱。表示選擇的關係。如:「這件事要就是不做,要就是一口氣將它完成。」
要 [ yāo ]
名- 人體軀幹的中段部分。《說文解字·舁部》:「要,身中也。」《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通「腰」。
- 盟約。《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久要,舊約也。』」
- 姓。如漢代有要競。
- 約定、約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 邀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 求取。如:「要求」。《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 脅迫。如:「要挾」。《論語·憲問》:「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 攔阻、截擊。《孟子·公孫丑下》:「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期。』」
周流
方言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或谓之航释名舟言周流也 ——《分类字锦》
海内 hǎi nèi
国境之内,全国。古谓我国疆土四面临海,故称。《孟子·梁惠王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焦循 正义:“古者内有九洲,外有四海……此海内,即指四海之内。”《史记·货殖列传》:“ 汉 兴,海内为一。”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海内智谋之士,常恐天下之势,不得以久安也。”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不知海内博雅君子,以为何如?” ——《漢語大詞典》
作师(作師)zuò shī
兴兵。《国语·鲁语下》:“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
工匠;匠师。《百喻经·诈称眼盲喻》:“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有餘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北史·艺术传下·蒋少游》:“又 少游 微,因工艺自达,是以公私人望,不至相重,唯 高允 、 李冲 ,曲为体练。 孝文 、 文明太后 尝因密宴谓百官曰:‘本谓 少游 作师耳, 高允 老公乃言其人士。’” ——《漢語大詞典》
工匠;匠师。《百喻经·诈称眼盲喻》:“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有餘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北史·艺术传下·蒋少游》:“又 少游 微,因工艺自达,是以公私人望,不至相重,唯 高允 、 李冲 ,曲为体练。 孝文 、 文明太后 尝因密宴谓百官曰:‘本谓 少游 作师耳, 高允 老公乃言其人士。’” ——《漢語大詞典》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