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饭囊(飯囊)fàn náng
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弹祢》:“ 荀彧 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 宋 陆游 《早饭后戏作》诗之一:“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饭囊。”《三国演义》第二三回:“﹝ 禰衡 ﹞笑曰:‘公言差矣!此等人物,吾尽识之: 荀彧 可使吊丧问疾……其餘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漢語大詞典》
盛 shèng/chéng《國語辭典》
盛 [ chéng ]
动- 用容器装东西。如:「盛饭」、「盛汤」。
- 容纳。如:「箱子太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 古代装在食器里祭祀的谷物。《周礼·地官·闾师》:「不耕者祭无盛。」汉·郑玄·注:「盛,黍稷也。」
盛 [ shèng ]
形- 兴旺、繁茂、丰富。如:「兴盛」、「旺盛」、「茂盛」、「丰盛」、「盛馔」。
- 浓厚的。如:「盛情」、「盛意」。
- 大规模的。如:「盛大」、「盛举」、「盛事」。
- 极,表程度之深。如:「盛怒」、「盛夸」、「盛赞」。《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晔盛称操德,且曰:『丞相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
- 姓。如汉代有盛苞。
饭 ( 飯 ) fàn
饭 [ fàn ]
-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
-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菜。~馆。~量。酒囊~袋。
- 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喂牲畜:~牛。
酒瓮(酒甕,酒罋)jiǔ wèng
亦作“ 酒罋 ”。盛酒的坛子。亦借指酒。《晋书·文苑传·左思》:“﹝ 陆机 ﹞与弟 云 书曰:‘此间有傖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 思 赋出, 机 絶叹伏,以为不能加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乃令 文君 当卢” 唐 颜师古 注:“ 郭璞 曰:‘卢,酒卢。’卖酒处累土为卢以居酒瓮,四边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锻卢,故名卢耳。”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但当乘扁舟,酒瓮仍相随。” 清 阎尔梅 《牧童曲》:“桥东酒家酒罋香,农夫辛苦何曾尝。” 清 钱陆灿 《牡丹花下集同袁箨庵唐祖命方尔止张瑶星余淡心黄俞邰诸君子长句》:“诸公同日看花来, 邓生 酒瓮还重开。” 洪深 《申屠氏》第四本:“地下已经堆着三个空酒瓮。” ——《漢語大詞典》
酒 jiǔ《國語辭典》
酒 [ jiǔ ]
名-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如:「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位 wèi《國語辭典》
位 [ wèi ]
名- 所在的地方。如:「方位」、「座位」。《左传·成公十七年》:「矫以戈杀驹伯苦成叔于其位。」
- 官职。如:「不计名位」。《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唐·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等级。如:「爵位」、「体位」。《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四曰禄位,以驭其士。」
- 事物的准则。如:「单位」、「本位」。
- 对人的尊称。如:「诸位」、「列位」、「几位长辈」。《水浒传·第一九回》:「我有片言,不知众位肯依我么?」
- 量词。计算人数的单位。多含敬意。如:「十位客人」、「五位老师」。
- 处、在。如:「中国位于亚洲的东南方。」《列子·天瑞》:「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
- 安排。参见「位置 」条。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动-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 姓。如汉代有去卑。
三衙 sān yá
(1). 宋 代以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谓之“三衙”。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旧制,侍卫亲军与殿前分为两司。自侍卫司不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止置马军指挥使、步军指挥使以来,侍卫一司,自分为二,故与殿前司列为三衙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奉答吉邻机宜》:“千里折衝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
(2).三回。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忧愁杀,一日三衙,几度添白髮。”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佇头凭阑,一日三衙。” ——《漢語大詞典》
(2).三回。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忧愁杀,一日三衙,几度添白髮。”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佇头凭阑,一日三衙。” ——《漢語大詞典》
称 ( 稱 ) chēng/chèn/chèng
称 [ chēng ]
◎ 适合:~心。~职。相~。匀~。对~。
◎ 同“秤”。
- 量轻重:~量(liáng )。
-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 名号:名~。简~。~号。~谓。职~。
- 说:声~。~快。~病。~便。
- 赞扬:~道。~许。~颂。~赞。
- 举:~兵。~觞祝寿。
◎ 适合:~心。~职。相~。匀~。对~。
◎ 同“秤”。
好手 hǎo shǒu
(1).精于某种技艺的人;能力很强的人。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明 高启 《夜饮丁二侃宅听琵琶》诗:“枫香一调妙入玄,好手正可羞红莲。”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三:“这媳妇我一看就相中了!又精神,又实在,又泼辣,又能干,你瞧吧,准是把过日子的好手儿。”
(2).好手段;好本事。 唐 拾得 《诗》之二六:“不顾他心怨,唯言我好手。” 宋 姜夔 《满江红》词:“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 曹瞒 。”《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娘要逞好手,又去知县行説了,定要把 雷横 号令在勾栏门首。” ——《漢語大詞典》
(2).好手段;好本事。 唐 拾得 《诗》之二六:“不顾他心怨,唯言我好手。” 宋 姜夔 《满江红》词:“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 曹瞒 。”《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娘要逞好手,又去知县行説了,定要把 雷横 号令在勾栏门首。”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