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遥怜彼此俱迁谪,试问何年归故乡。

陈䞇明代〕《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一上层楼望八荒,鸟牵愁思入苍茫。西风逻骑巡蛮徼,落日啼鸦在女墙。

瘴雨来时凄客况,夷歌起处断人肠。遥怜彼此俱迁谪,试问何年归故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彼此迁谪试问故乡

遥 ( 遙 ) yáo
遥 [ yáo ]
  1.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怜 ( 憐 ) lián《國語辭典》
  1. 「怜 」的异体字。
彼此 bǐ cǐ
(1).那个和这个,双方。《墨子·经说下》:“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此亦可彼。”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间令足下,因其顺亲,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此无恙也。” 元 王嘉甫 《八声甘州》套曲:“真真彼此都相乐。”《红楼梦》第二六回:“彼此相见日多,渐渐的混熟了。” 巴金 《寒夜》十八:“都是一家人,彼此多少让点步,就没有事了。”
(2).指不一致或不一致的意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復肉刑事﹞ 夏侯玄 、 李胜 、 曹羲 、 丁謐 建私议,各有彼此,故遂寝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羽 飞 乃止”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虽闻见异词,各生彼此,乖背至是,亦良为怪。” 唐 韩愈 《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歷六府五公,文武细麤不同,自始及终,於公无所悔望有彼此言者。”
(3).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如:“您老真是老当益壮,可佩!可佩!”“彼此彼此!您也不比我差。”  ——《漢語大詞典》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1.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1.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1. (一)​之又音。
迁谪(遷謫,遷讁)qiān zhé
亦作“ 迁讁 ”。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唐 苏颋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诗:“旧史饶迁讁,恒情厌苦辛。”《全唐诗》卷七四作“迁謫”。 唐 王昌龄 《留别武陵袁丞》诗:“皇恩暂迁謫,待罪逢知己。” 明 高启 《沧浪亭》诗:“ 吴兴 长史旧迁謫,买得此水自号‘沧浪客’。” 何其芳 《楼》:“以后,大概那个出名的人类祖先的故事暗示了我,我总常有一个无罪而度迁谪之月的感觉。”  ——《漢語大詞典》
试问(試問)shì wèn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1.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2.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3.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4.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5.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6.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7.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8.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1.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2.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故乡(故鄉)gù xiāng
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荀子·礼论》:“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史记·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唐 李白 《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冰心 《晚晴集·我的故乡》:“我生于一九○○年十月五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七个月后,我就离开了故乡-- 福建 福州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