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记得(記得)jì de
想得起来;未忘。 晋 无名氏 《休洗红》诗之一:“休洗红,洗多红色澹;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 宋 刘挚 《双桥》诗:“记得扁舟緑杨岸,画栏朱柱对蓬牕。” 明 高明 《琵琶记·文场选士》:“天地玄黄,略记得三两行,才学无些子,只是赌命强。” 沈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我记得那天回转家里时,家中人问及一切,竟对我亲切的笑了许久。” ——《漢語大詞典》
会稽(會稽)kuài jī
(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漢語大詞典》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漢語大詞典》
山下
唐 王维 田园乐七首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唐 杜甫 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唐 张谔 东封山下宴群臣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唐 杜牧 沈下贤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 其三 酒篘 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
金 李俊民 赴山阳 落日寒林山下路,淡烟疏竹水边城。
明 方太古 拨闷 双台山下渔翁艇,独树江干野老家。
明 焦竑 灵谷寺梅花坞六首 其一 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韵府拾遗 马韵》:史记封禅书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唐 张谔 东封山下宴群臣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唐 杜牧 沈下贤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 其三 酒篘 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
金 李俊民 赴山阳 落日寒林山下路,淡烟疏竹水边城。
明 方太古 拨闷 双台山下渔翁艇,独树江干野老家。
明 焦竑 灵谷寺梅花坞六首 其一 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韵府拾遗 马韵》:史记封禅书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 ——《骈字类编》
暮春 mù chūn
春末,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 文王 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 江 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王慧诗》:“﹝ 王慧 ﹞《闺词》云:‘轻寒薄暖暮春天,小立闲庭待燕还。’” 杨朔 《木棉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 ——《漢語大詞典》
游目(遊目)yóu mù
放眼纵观;流览。《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 汉 班昭 《东征赋》:“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晋 陶潜 《咏二疏》:“游目 汉 廷中,二 疏 復此举。”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虽两界中之翰墨,固亦各有所长,而其恶劣芜杂,不堪游目者,实佔一大部分。” 茅盾 《过年》三:“当下既已想定, 老赵 毅然决然走进了一家食品店,开始游目纵览。”
(1).纵目;放眼观看。《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本作“ 游 ”。 三国 魏 曹植 《游观赋》:“静閒居而无事,将游目以自娱。” 宋 司马光 《独乐园七咏·读书堂》:“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明 刘基 《述志赋》:“忽滥氾以遐举兮,行游目於大荒。”
(2).转动目光。《仪礼·士相见礼》:“若父则游目,毋上於面,毋下於带。” ——《漢語大詞典》
(1).纵目;放眼观看。《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本作“ 游 ”。 三国 魏 曹植 《游观赋》:“静閒居而无事,将游目以自娱。” 宋 司马光 《独乐园七咏·读书堂》:“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明 刘基 《述志赋》:“忽滥氾以遐举兮,行游目於大荒。”
(2).转动目光。《仪礼·士相见礼》:“若父则游目,毋上於面,毋下於带。” ——《漢語大詞典》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逢 féng《國語辭典》
逢 [ féng ]
动- 遭遇、碰上。如:「逢年过节」。《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遇见。如:「相逢」、「久别重逢」。
- 用言语或行动讨好别人。如:「逢迎」。《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辽史·卷一○一·萧胡笃传》:「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
- 姓。如汉代有逢萌。
逢 [ péng ]
状- 参见「[[逢逢]]」条。
- 姓。如夏朝有逢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