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绣箧黄绫官诰重,银勾华扁御书香。

王恭明代〕《长乐陈士宜三桂堂

七闽南宋旧繁华,乔木朱门非几家。新宁甲第开三桂,云是中山有妫裔。

拖金跃马绾银章,兄弟蝉联被宠光。绣箧黄绫官诰重,银勾华扁御书香。

儒英门对千峰秀,三树蟠根日应厚。密色三时绿覆檐,飞霜九月凉侵牖。

阴阴丘木护泉宫,岁岁云孙尚扫松。秋菊春兰时祀别,褒衣博带古人同。

故家文献今如此,累叶犹能拾青紫。请君回首赵家陵,大梁落叶秋声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黄绫官诰华扁御书

绣 ( 綉 繡 ) xiù
绣 [ xiù ]
  1.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字。~花。刺~。
  2. 绣成的物品:粤~。苏~。湘~。锦~山河。锦心~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箧 ( 篋 ) qiè
箧 [ qiè ]
  1. 箱子一类的东西:藤~。行(xíng )~。书~。~笥(收藏东西的竹器)。
黄绫(黄綾)huáng líng
黄色的光滑又有花纹的丝织品。《金史·百官志一》:“又为簿,列百司官名,有所更代,则以小黄綾书更代之期,及所以去就之故。”  ——《漢語大詞典》
官诰(官誥)guān gào
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 唐 杜荀鹤 《贺顾云卿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孝经》始向堂前彻,官誥当从幕下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称等经卷针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谓之‘试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张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清 赵翼 《李郎曲》:“五花官誥合移封,郎不言劳转谦谢。”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1.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1.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2.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3.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4.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5. 剧烈的。如:「重病」。
  6.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1.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 尊敬。如:「尊重」、「敬重」。
  3. 偏好。如:「重色轻友」。
  4.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1.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1.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1.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1.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银 ( 銀 ) yín
银 [ yín ]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
  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
  3. 像银的颜色:~白。~发()。~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 同“垠”,边。
  5. 姓。
勾 gōu/gòu《國語辭典》

勾 [ gōu ]

  1. 弯曲的物体。如:「衣勾」、「鱼勾」。同「钩 」。
  2. 一种书写符号,表示删除、截取或答案正确。如:「书写正确的请打勾。」
  3. 姓。如宋代有勾涛。
  1. 挑动、引起。元·张可久〈醉太平·金华洞冷〉曲:「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红楼梦·第九五回》:「偶沾寒气,勾起旧病。」
  2. 选取、徵调。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今奉上司差遣,著我勾秋胡当军,走一遭去。」
  3. 删掉、取消。如:「新愁旧恨,一笔勾销。」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4. 暗地相通。如:「勾结」。《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沈炼因失职 怨望,教浩等煽妖作幻,勾虏谋逆。」
  5. 描绘。如:「勾勒」、「勾出轮廓来。」
  6. 一种烹饪方法。用芡粉或面粉使菜肴、汤汁浓稠。如:「勾卤」、「勾芡」。

勾 [ gòu ]

  1. 探取。如:「他伸长了手去勾架上的书。」
  1. 足够。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刷选室女,已选勾九十九名。」同「够 」。
华扁(華扁)huà biǎn
古代名医 华佗 、 扁鹊 的并称。 元 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难》《素》透玄旨,鍼砭能起殭。可并 华 扁 跡,可联 和 缓 芳。”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考 中国 神农 以至 华 扁 ,实为西医剖割之祖。”  ——《漢語大詞典》
御书(御書)yù shū
(1).进呈于帝王的书。后称帝王的书为御书。《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宫, 桓 僖 灾。救火者皆曰顾府。 南宫敬叔 至,命周人出御书,俟於宫。” 杜预 注:“御书,进於君者也。” 唐 韩愈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詔下 河南 徵拜京兆昭应尉,校理 集贤 御书。”
(2).皇帝书写的字。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诗:“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纪》:“嗣是每以御製诗文、御书宣示南书房。”
(3).谓皇帝书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余深 罢相,居 福州 ,第中有荔枝,初实絶大而美,名曰亮功红。 亮功 者, 深 家御书阁名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中和堂御制诗》:“堂北又有 清风亭 ,御书其楹。”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