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于昭列圣,休德清明。

真宗宋代〕《真宗告乡六首

于昭列圣,休德清明。
威灵如在,享于克诚。
报劲厚载,声芒惟精。
归格饮至,礼备乐成。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列圣休德清明

于 ( 於 ) yú《國語辭典》

于 [ yú ]

  1.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2.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1.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1.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1.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1.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昭 zhāo《國語辭典》

昭 [ zhāo ]

  1. 明亮、光明。《詩經·大雅·抑》:「昊天孔昭,我生靡樂。」
  2. 明顯的。如:「天理昭昭」。
  1. 光線。《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目之見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
  2. 古代祖先宗廟的排列次序。始祖廟居中,左為昭,右為穆。《左傳·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3. 姓。如戰國時楚國有昭奚恤。
  1. 顯揚、使彰明。《左傳·定公四年》:「以昭周公之明德。」《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列圣(列聖)liè shèng
(1).指历代帝王;诸皇帝。《文选·左思〈魏都赋〉》:“且 魏 地者……列圣之遗尘。” 李善 注:“ 魏 地,毕昴之分野, 虞舜 及 禹 所都之地。” 唐 元稹 《颜岘右赞善大夫》:“列圣念功,访求太师之后。”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早年与兄 自乐学士 同在翰林,遭际列圣,荣遇罕比。”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前殿、后殿均九间,中为穿堂以联前后,繚以周垣,供奉列圣、列后神牌。”
(2).谓历代圣人。 康有为 《礼运注叙》:“天爱群生,赖以不泯,列圣呵护,幸以流传二千五百年。”  ——《漢語大詞典》
休德 xiū dé
美德。《国语·齐语》:“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 韦昭 注:“休,美也。”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夫拯民於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 周氏 之絶业,天子之亟务也。” 北周 王褒 《上庸公陆腾勒功碑》:“是知 周 卫 设险,所务非山川河岳作固,所宝惟休德。” 明 宋濂 《寅斋后记》:“公精白一心,上承休德,夙兴夜寐,敬畏弗懈。”《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七年》:“朕以凉昧,嗣承六圣休德鸿绪,今兹禋礼,奠币上帝。”  ——《漢語大詞典》
清明 qīng míng
(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鬚眉而察理矣。” 唐 元稹 《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李大钊 《时》:“‘晨’为日之始,新鲜的朝气,清明的曙光,都随‘晨’的时光以俱至。”
(2).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 ,会朝清明。” 毛 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汉书·礼乐志》:“﹝ 世祖 ﹞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即位之三年,朝廷清明,百揆时叙,民安其生,风俗一变。”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献者踵至,以文天下之太平;然是时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乎?未见其然也。” 夏衍 《秋瑾传》第一幕:“不把 中国 弄得强盛,不把政治弄得清明,她们怎能从这黑暗里解放出来呐?”
(3).神志清晰;清察明审。《礼记·玉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 郑玄 注:“察於事也。”《淮南子·主术训》:“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是故羣臣辐凑竝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伏惟皇帝陛下,清明溥鬯,光耿四海。” 郭沫若 《新华颂·鸭绿江》:“我们的理智是清明的,不会跟着狂人们一道发狂。”
(4).声音清朗。《礼记·乐记》:“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 郑玄 注:“清明,谓人声也。” 孔颖达 疏:“人之歌曲清洁显明以象於天也。” 唐 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但这声音已经不再那样清明尖锐了,它发出了有些破裂味的沙音。”
(5).节气名。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我国有清明节踏青、扫墓的习俗。《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朱右曾 校释引 孔颖达 曰:“清明,谓物生清浄明洁。”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东道路诗》:“属值清明节,荣华歷和韶。” 唐 薛逢 《君不见》诗:“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明 徐元 《八义记·宣子劝农》:“节届寒食清明。清明,西郊外步踏红青。”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6).东南风。《国语·周语下》“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繫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 三国 吴 韦昭 注:“东南曰巽,为木,为清明。”参见“ 清明风 ”。
(7).金精;金神。《意林》卷四引 汉 王逸 《正部》:“山神曰螭,物精曰魅,土精曰羵羊,水精曰罔象,木精曰毕方,火精曰游光,金精曰清明。”《广雅·释天》:“金神谓之清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巨洋水》:“泉溪之上,源麓之侧,有一祠,目之为 冶泉祠 。按《广雅》,‘金神谓之清明’,斯地盖古冶官所在,故水取称焉。”
(8).冷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发而清明,火发而曛味,何气使然?”《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郁极乃发歌》:“木发毁折金清明,火发曛味有多少。”注:“金发之徵,微者为燥,甚为清明;清明,冷肃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