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顾念后时事,纠于乱麻结。

姚燮清代〕《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 其二

斯时一寸心,意气两澌灭。尚訾颐翕张,未竟烂吾舌。

顾念后时事,纠于乱麻结。下漈果不还,谁睹海眼裂?

姑作尽境思,强忍屏一切。耳日投重渊,电火任抽掣。

转觉忘中忘,太玄有真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顾念后时

顾念(顧念)gù niàn
(1).眷顾想念;念及。《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 唐 顾况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诗:“伏承诸侍郎,顾念犹迍邅。”《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翠翠 道:‘向者因顾念双亲,寄此一书。今承父亲远至,足见慈爱。’” 周恩来 《致郑洞国信》:“时机急迫,顾念旧谊,特电促速下决心。”
(2).思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顾念无计,不如著衣以窜。” 巴金 《家》二五:“至于无爱的结婚,精神上的痛苦……这一切都是母亲所不顾念的。”
(3).顾及,想到。 邹鲁 《中国同盟会·招降满州将士布告》:“凡我国民之为 满洲 将校者,若能顾念大义,翻然来归,军政府必推诚相与,视为一体。”
(4).犹回顾。 应修人 《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顾念过去,瞻望未来。”  ——《漢語大詞典》
后时(後時)hòu shí
(1).失时;不及时。《楚辞·贾谊〈惜誓〉》:“黄鵠后时而寄处兮,鴟梟群而制之。” 王逸 注:“言贤者失时,后辈亦为谗佞所排逐。”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争献谋计,惟恐后时。”《金史·胡沙补传》:“今举大事不可后时,若俟河冻,则 辽 兵盛集来攻矣。”
(2).后来;以后。《晋书·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於后时哉!”《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截道杀人,断絶王路。”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纠 ( 糾 ) jiū
纠 [ jiū ]
  1. 缠绕:~缠。~纷。
  2. 矫正:~偏。~正。
  3. 集合(含贬义):~合。
于 ( 於 ) yú《國語辭典》

于 [ yú ]

  1.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2.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1.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1.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1.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1.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乱 ( 亂 ) luàn
乱 [ luàn ]
  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麻 má《國語辭典》

麻 [ má ]

  1. 桑科草本植物的統稱。一年生草本,其莖部的韌皮纖維長而堅韌,可供紡織用。其果實可為飼料或榨油用。種類甚多,有大麻、黃麻、業麻、苧麻等,我國古來即有種植,但文獻上稱「麻」,則多指大麻而言。
  2. 喪服。如:「緦麻」、「披麻戴孝」。
  3.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麻嬰,明代有麻三衡。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知覺喪失或變得遲鈍。如:「麻醉」、「麻木」。《水滸傳·第三二回》:「那三四個村漢看了,手顫腳麻,那里敢上前來。」
  1. 聽到、看到或想到某事時,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如:「肉麻」、「頭皮發麻」。
  2. 表面有瘢痕而粗糙的。如:「麻子」、「麻臉」。
  3. 煩多而瑣碎。如:「密密麻麻」、「麻煩」。
  4. 用麻加工製成的。如:「麻紗」、「麻鞋」。
  5. 知覺發麻的。如:「麻辣」、「酸麻」。
结 ( 結 ) jié/jiē
结 [ jié ]
  1. 系(),绾(wǎn ):~网。~绳。~扎。
  2.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蝴蝶~。
  3. 聚,合:~晶。~识。~盟。~交。~集。~合。~党营私。
  4. 收束,完了(liǎo):~账。~局。~案。~果。~论。归根~底。
  5.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
结 [ jiē ]
  1. 植物长果实:开花~果。~实。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