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高屏横翠嶂,远树澹孤村。

韩上桂明代〕《别蒙惟易欧阳兴善归南海

西北多浮云,摇曳过城阙。远接江上山,近映杯中月。

月色正朦胧,天风仍觱发。归道叹悠长,常恐芳华歇。

芳华念故园,春草忆王孙。高屏横翠嶂,远树澹孤村。

漱石厉其齿,枕流涤烦喧。故人音信杳,谁共对清言。

清言怀彼美,室远心则迩。一为蒙庄生,一为欧冶子。

利器既鲜俦,逍遥托万里。同志不同归,相思付兰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横翠孤村

高 gāo《國語辭典》

高 [ gāo ]

  1.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
  2.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
  3. 优良。如:「高材生」。
  4. 价格贵的。如:「高价」。
  5. 年纪老的。如:「高龄」。
  6. 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
  1.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
  2. 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
  3. 姓。如唐代有高适。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
屏 píng/bǐng《國語辭典》

屏 [ píng ]

  1. 當門的小牆。即照壁。《爾雅·釋宮》:「屏謂之樹。」晉·郭璞·注:「小牆當門中。」《淮南子·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于屏外。」漢·高誘·注:「屏,樹垣也。」
  2. 泛指像牆的遮蔽物。《詩經·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唐·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3. 屏風。如:「素屏一張」。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4. 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如:「畫屏」、「字屏」。《老殘遊記 ·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1. 保護、做為屏障。《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唐·元稹〈贈鄭餘慶太保制〉:「而今而後,誰其屏余?」
  2. 隱瞞、蒙蔽。呂氏春秋《慎行論·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屏 [ bīng ]

  1. 參見「屏營 」條。

屏 [ bǐng ]

  1. 排除。《論語·堯曰》:「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
  2. 斥退。《戰國策·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乃屏人閒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3. 退避、隱藏。如:「屏居」、「屏跡」。宋·王安石〈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
  4. 停止、壓制。如:「屏住呼吸」、「屏息靜觀」。《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5. 放逐。《禮記·王制》:「屏之四方,唯其所之。」宋·蘇軾〈答王莊叔〉二首之一:「 某罪廢遠屏,有玷知識。」
横翠 héng cuì
(1).呈现翠绿色。 唐 李远 《题桥赋》:“ 铜梁 杳杳以横翠, 锦水 翩翩而逆浪。”
(2).指所呈现的翠绿色。 宋 楼钥 《题范宽秋山小景》诗:“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尺楮眇千里,长 江 侵横翠。”
(3).阁名。 宋 苏轼 《法惠寺横翠阁》诗:“已泛平湖思 濯锦 ,更看 横翠 忆 峨嵋 。”  ——《漢語大詞典》
嶂 zhàng《國語辭典》

嶂 [ zhàng ]

  1. 形如屏风的山。如:「重峦叠嶂」。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词:「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一~梅花。
  5. 姓。
澹 dàn/tán《國語辭典》

澹 [ dàn ]

  1. 恬静而寡欲。《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泊乎无为,澹乎自持。」
  2. 安静。《老子·第二○章》:「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3. 清淡、不浓烈。汉·王充《论衡·自纪》:「狄牙和膳,肴无澹味。」
  4. 水波荡漾。唐·白居易〈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诗:「庭芜凄白露,池色澹金波。」
  1. 姓。如明代有澹文升。

澹 [ tán ]

  1. 参见「澹台 」条。
孤村 gū cūn
孤零零的村庄。 唐 韦应物 《自巩洛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寮友》诗:“孤村几处临 伊 岸,一鴈初晴下朔风。” 宋 晁冲之 《夜行》诗:“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孤村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