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逸休 yì xiū
休息。 严复 《有如三保》:“夫人情乐逸休而苦劳动,利守旧而惮谋新,吾与若情一而已。” ——《漢語大詞典》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名-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 区域。如:「地方」、「远方」。
-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圣贤(聖賢)shèng xián
(1).圣人和贤人的合称。亦泛称道德才智杰出者。《易·鼎》:“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吾子不以 愈 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清 秋瑾 《同胞苦》歌:“手提白刃觅民贼,捨身救民是圣贤。” 老舍 《骆驼祥子》七:“他一向没遇到过像 曹先生 这样的人,所以他把这个人看成圣贤。”
(2).圣君和贤臣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然 莱公 非赖 章圣 渊谋神断,先发於中,而独以倚成,又何以施其力哉?圣贤相济,呜呼盛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圣贤相遭,君臣契合,足令千载下感激欲涕也。”
(3).泛称神、仙、佛、菩萨等。《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如生如灭理皆明,无相无为法不二,圣贤 弥勒 一雷同,怎生得受菩提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 明 沈鲸 《双珠记·真武灵应》:“空中果有圣贤,猛可地威灵宣现,云霄旋转,推移路一千。”《天地会诗歌选·〈八拜歌〉之二》:“五拜五祖为尊长,六拜六祖六圣贤。”
(4).清酒与浊酒的并称。亦泛指酒。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九醖备圣贤,八珍穷水陆。” 宋 苏辙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三:“庭菊兼黄白,村醪杂圣贤。” 金 麻革 《题李氏寓酒轩》:“我亦颇解饮,圣贤时一中。” 清 钱谦益 《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请从酒国徵谱牒,为尔罗缕辨圣贤。” 清 方文 《饮梅周文秋庄》诗之二:“有酒频斟酌,何论圣与贤。”参见“ 圣人 ”。 ——《漢語大詞典》
(2).圣君和贤臣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然 莱公 非赖 章圣 渊谋神断,先发於中,而独以倚成,又何以施其力哉?圣贤相济,呜呼盛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圣贤相遭,君臣契合,足令千载下感激欲涕也。”
(3).泛称神、仙、佛、菩萨等。《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如生如灭理皆明,无相无为法不二,圣贤 弥勒 一雷同,怎生得受菩提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 明 沈鲸 《双珠记·真武灵应》:“空中果有圣贤,猛可地威灵宣现,云霄旋转,推移路一千。”《天地会诗歌选·〈八拜歌〉之二》:“五拜五祖为尊长,六拜六祖六圣贤。”
(4).清酒与浊酒的并称。亦泛指酒。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九醖备圣贤,八珍穷水陆。” 宋 苏辙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三:“庭菊兼黄白,村醪杂圣贤。” 金 麻革 《题李氏寓酒轩》:“我亦颇解饮,圣贤时一中。” 清 钱谦益 《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请从酒国徵谱牒,为尔罗缕辨圣贤。” 清 方文 《饮梅周文秋庄》诗之二:“有酒频斟酌,何论圣与贤。”参见“ 圣人 ”。 ——《漢語大詞典》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 朝着:~酒当歌。
-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 跟,和:~他商量一下。
-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 看待,应付:~待。
-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 平分,一半:~开。
- 搀和(多指液体):~水。
- 量词,双:一~鹦鹉。
观 ( 觀 ) guān/guàn
观 [ guān ]
- 看,察看:~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
-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奇~。
-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点。~念。主~。客~。世界~。
- 道教的庙宇:白云~。紫阳~。
-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 楼台:楼~。台~。
- 姓。
妙 miào《國語辭典》
妙 [ miào ]
形- 美好。如:「美妙」、「絕妙好辭」。《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宋·蘇軾〈紅梅〉詩三首之二:「也知造物含深意,故與施朱發妙姿。」
- 神奇、奇巧。如:「巧妙」、「奇妙」、「奧妙」、「玄妙」、「微妙」。
- 有趣的。如:「這個點子真妙!」
- 幼小。漢·王符《潛夫論·思賢》:「皇后兄弟,主婿外孫,年雖童妙,未脫桎梏」唐·錢起〈送傅管記赴蜀軍〉詩:「賜璧腰金應可料,才略縱橫年且妙。」
- 精微深奧的事理。《老子·第一章》:「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唐·白居易〈動靜交相養賦〉:「故老氏觀妙,顏氏知幾。」
- 姓。如明代有妙齡。
超然 chāo rán
(1).远貌;高貌。 汉 班彪 《王命论》:“超然远览,渊然深识。”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超然万里去,识者为不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盘山》:“登舍利塔,诸山皆隐没出其下,徘徊指点,大地空茫,真足驱使羣峰超然雄视矣。”
(2).高超出众。《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陆游 《哭杜府君》诗:“超然众客中,可慕不待揖。”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海内万士,於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羣。”
(3).谓离尘脱俗。《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晋 陶潜 《劝农》诗:“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歛衽,敬讚德美。” 唐 李德裕 《舴艋舟》诗:“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西游记》第九三回:“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高出;脱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明 王守仁 《答陆原静书》:“岂良知復超然於体用之外乎?”
(5).豁然。迅速貌。《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藩篱之雀,喔吚而笑之。及其升少阳,一詘一信,展羽云间,藩篱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贞元 初,主上超然觉悟,乃下詔去其徽号,直称皇帝,合於古矣。”
(6).犹怅然。《庄子·徐无鬼》:“ 武侯 超然不对。”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悵然也。” 唐 刘得仁 《送王书记归邠州》诗:“ 陈琳 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宋 苏轼 《冬至日赠安节》诗:“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 九女墩 前心向往, 三閭阁 上意超然。” ——《漢語大詞典》
(2).高超出众。《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陆游 《哭杜府君》诗:“超然众客中,可慕不待揖。”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海内万士,於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羣。”
(3).谓离尘脱俗。《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晋 陶潜 《劝农》诗:“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歛衽,敬讚德美。” 唐 李德裕 《舴艋舟》诗:“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西游记》第九三回:“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高出;脱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明 王守仁 《答陆原静书》:“岂良知復超然於体用之外乎?”
(5).豁然。迅速貌。《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藩篱之雀,喔吚而笑之。及其升少阳,一詘一信,展羽云间,藩篱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贞元 初,主上超然觉悟,乃下詔去其徽号,直称皇帝,合於古矣。”
(6).犹怅然。《庄子·徐无鬼》:“ 武侯 超然不对。”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悵然也。” 唐 刘得仁 《送王书记归邠州》诗:“ 陈琳 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宋 苏轼 《冬至日赠安节》诗:“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 九女墩 前心向往, 三閭阁 上意超然。” ——《漢語大詞典》
存目 cún mù
保留书目。 清 初纂修《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分类编次,凡触犯时讳,不利统治,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以及被认为没有价值的书籍,均不入四库。其中一部分保留书名,略附提要,编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称为“存目”,计六千余种。《四库全书总目·凡例》:“至于其书虽歷代著録……经圣鉴洞烛其妄者,则亦斥而存目,不使滥登。” ——《漢語大詞典》
击 ( 擊 ) jī
击 [ jī ]
-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òng)。~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
- 攻打:~败。~毁。打~。声东~西。
- 碰,接触:撞~。目~。肩摩毂(gǔ)~(亦作“摩肩击毂”)。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